第九章因茶说事[第1页/共3页]
司马府主簿,官秩八品,俸四百石,郡主记室也是八品,但官俸是比四百石,并且刺史府的八品比太守府的八品出息要弘远的多。
此次杨佺期兵败,郗恢大力为其调停,便是看重杨佺期地武勇,让其镇守荆、襄的北大门。
郗恢刚上任,前秦便派左丞相窦冲率军南下,郗恢派兵抵抗,时任河南太守地杨佺期尽力共同夹攻,胜利击退窦冲。郗恢是以遭到天子嘉奖,对杨佺期大为赏识,誉之为“国之良将”,两人来往密切。
杨佺期感激隧道:“多谢郗公。请郗公转告天子,臣自当竭忠报效,鞠躬尽瘁。”
整冠振衣站起,杨佺期率三子拜倒,恭声道:“杨佺期谢过郗公相救之恩。”
杨佺期自知讲错,难堪应是,端起茶碗,假做喝茶。
栖心堂内暖和如春,帷幔遮挡看不到炭盆的位置,如有若无的琴声从幔后传出,全部书房清雅香幽。
郗恢笑道:“佺期,有何难处固然直说,我极力互助。”
杨安玄晓得晋人饮茶是将茶饼烘烤、碾沫、罗筛,茶铛煮水至蟹眼沸,投茶沫,用茶匙打起汤花,最后倒茶入碗。
杨佺期见郗恢神情愉悦,暗松了口气,刚才讲错之错算是被玄儿敷衍畴昔了。
接连穿过两道仪门来到大堂,杨安玄看到有群人在堂前迎候,中间那人白面长须,头戴进贤两梁冠,身装绛色官袍,便是郗恢了。
宴后,郗恢邀杨佺期前去他的书房--栖心堂叙话,杨安玄不得不跟胡藩话别。
两人联袂入堂,世人随在身后。入堂重新见礼,郗恢替杨佺期引见别驾张回、治中郭俊,张回是彭城张昭以后,郭俊则是河东闻喜郭瑗的子孙。
新野郡原属义阳郡,元康八年(298年),晋惠帝分义阳郡立新野郡,治所棘阳,辖新野、棘阳、穰、朝阳、安昌五县。
郗恢点点头,杨亮、杨佺期父子皆是四品,杨安深定为五品很普通,毕竟他才二十几岁,将来有机遇升品。
胡藩有些惊奇,看着一脸镇静的杨安玄,客气道:“郗刺史谬赞。仆素闻杨太守勇猛善战,虎父无犬子,小兄弟定然箭术过人,有机遇胡某定要见地一下。”
杨佺期快步上前揖礼,道:“下官拜见郗刺史。”
“太元十三年定为五品,未曾升品”,杨佺期道:“原为河南郡主记室。”
杨安玄觍着脸坐在胡藩的身边,举杯相邀道:“方才听郗公说胡兄通武善射,小弟也喜好射箭,得空还望胡兄不吝见教。”
杨亮投降桓温,在其麾下交战,现在桓温虽死,桓家仍雄踞江陵一带,为朝庭所忌。郗恢被任命为雍州刺史,亦有防备桓家之意。
郗恢不觉得意地摆手道:“无妨,尔就任新野太守是天子钦点,只要忠于天子,会稽王焉能违逆。至于王绪之流,不过是恭维奉迎的奸佞小人,郗某自会替尔做主,佺期不消放在心上。”
杨安玄听到胡藩的名字怦然心动,瞪大眼睛细心打量他,如果没记错的话此人便是南朝宋的建国功臣、名将胡藩了,看年事跟大哥相仿,剑眉虎目、面白微须,一团豪气。
胡藩起家来到杨佺期席前,躬身礼道:“胡藩见过杨太守。”
见礼毕,郗恢让杨佺期在他的左边落席,杨安玄兄弟三人侍坐在父切身后。
原新野太守韦仁奉朝庭旨意进京迁升为太子中庶子,留下主簿陈深与新太守杨佺期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