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中篇 舟车》译文[第2页/共7页]
⑤纤:纤绳。
凡风从横来,名曰抢风。顺水行舟则挂篷,“之”、“玄”游走,或一抢向东,止寸平过,乃至却退数十丈。未及岸时,捩舵转篷,一抢向西,假贷水力兼带风力轧下,则瞬息十余里。或湖程度而不流者亦可缓轧。若下水舟则一步不成行也。凡船性随水,若草从风,故制舵障水使不定向流,舵板一转,一泓从之。
梢尼:船尾的阻力。
【原文】
⑨鼓勇:光凭勇气。
粮船初制,底长五丈二尺,其板厚二寸,采巨木楠为上,栗次之。头长九尺五寸,梢长九尺五寸。底阔九尺五寸,底头阔六尺,底梢阔五尺,头伏狮阔八尺,稍伏狮阔七尺,梁头一十四座。龙口梁阔一丈,深四尺,使风梁阔一丈四尺,深三尺八寸。后断水梁阔九尺,深四尺五寸。两廒⑦共阔七尺六寸。此其初制,载米可近二千石(交兑每只止足五百石)。后运军造者私增身长二丈,首尾阔二尺余,其量可受三千石。而运河闸口原阔一丈二尺,差可度过。凡今官坐船,其制尽同,第窗户之间宽其出径,加以精工彩饰罢了。
接驱:接环。
至其首尾各安罗经盘⑦以定方向,中腰大横梁出头数尺,贯插腰舵,则皆同也。腰舵非与梢舵形同,乃阔板斫成刀形插入水中,亦不捩转,盖夹卫扶倾之义。其上仍横柄拴于梁上,而遏浅则提起。有仿佛舵,故名腰舵也。凡海舟以竹筒贮淡水数石,度供舟浑家两日之需,遇岛又汲。其何国何岛合用何向,针唆使昭然,恐非人力所祖。舵工一群主佐,直是识力造到死生浑忘地⑧,非鼓勇⑨之谓也。
帆船大多都是用竹子傍友编织的,每编成一块就要夹进一根带篷缰的篷挡竹做骨干,如许既能够逐块折叠,又能够让帆船紧贴着桅杆升起。运粮船中间的桅杆上所挂的帆,需求十小我一齐用力才气升到桅杆顶,而两端的桅杆上所挂的帆只要两人就充足了。安装帆索时,先将直径约一寸的木制滑轮绑在桅杆顶上,然后腰间带着绳索爬上桅杆,把三股绳索交叉着穿过滑轮。帆船受的风力,顶上的一叶相称底下的三叶。当调度得精确别扭而又借着风力时,将帆扬到最顶端,船会进步得快如奔马。但是如果风力不竭增大,就要逐步减少帆叶(碰到很大的风,帆叶鼓得太短长而降不下来时,就要利用搭钩)。风力很狠恶时,只带一两叶帆也就充足了。
凡船篷其质,乃析篾成片织就,夹维竹条,逐块折叠,以俟吊挂。粮船中桅篷,归并十人力方克凑顶,头篷则两人带之不足。凡度篷索,先系空中寸圆木,关捩于桅巅之上,然后带索腰间缘木而上,三股交叉而度之。凡风篷之力其末一叶,敌其本三叶。调匀和畅,顺风则绝顶张篷,行疾奔马。若风力洊至,则以次减下(遇风鼓急不下,以钩搭扯)。狂甚则只带一两叶罢了。
【注释】
至于船只所用木料的挑选,桅杆要选用均匀笔挺的杉木,如果一根杉木还不敷长的话能够连接,在接合部用铁箍一寸寸箍紧了。在舱楼前面,该当空出一块处以是便建立桅杆。建立船中间的桅杆时,要拼合几条大船来共同承载,然后靠系在桅顶的长缆索将它拉吊起来。船上的梁和构成船身的长木料都要选用楠木、槠木、樟木、榆木或者槐木来做(春夏两季砍伐的樟木,时候长了会被虫蛀);衬舱底或者铺面的栈板则非论甚么木料都能够;舵杆要利用榆木、榔木或者槠木;关门棒则要用椆木或者榔木;橹要用杉木、桧木或者楸木。以上所阐述的只是一些关于漕船的要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