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中篇 燔石》译文[第2页/共8页]
⑤历候远涉:用时好久而远行万里。
①山西晋、南直有为等州:山西无晋州,明时晋州即今河北晋州。南直隶有为州,即今安徽有为县。
凡烧砒霜,质料似土而坚,似石而碎,穴土数尺而取之。江西信郡①、河南信阳州皆有砒井,故名信石。近则出产独盛衡阳②,一厂有造至万钧者。凡砒石井中,其上常有浊绿水,先绞水尽,然后下凿。
硫黄是由烧炼矿石时获得的液体颠末冷却后固结而成的,畴昔的著书者误觉得硫黄都是煅烧矾石而获得的,就把它叫做矾液。究竟上,煅烧硫黄的质料,有的是来自本地特产的白石,有的是来自煤矿的煅烧矾石,矾液的说法就是如许稠浊出去的。又有人说中国凡是有温泉的处所就必然会有硫黄,但是,东南本地一带出产硫黄的处所并没有温泉,这能够是因为温泉的气味很像硫黄而猜想到的吧。
石胆又叫做胆矾,产自陕西省隰县等地。胆矾是在山崖洞窟中天然结晶的,是以它的绿色具有宝石般的光芒。将烧红的铁器淬入胆矾水中,铁器会立即现出黄铜的色彩。
【注释】
②染家:染布作坊。
《本草》载矾虽五种,并未别离原委。其昆仑矾状如黑泥,铁矾状如赤石脂者,皆西域产也。
凡白矾,掘土取磊块石,层叠煤炭饼煅炼,如烧石灰样。火候已足,冷定入水。煎水极沸时,盘中有溅溢如物飞出,俗名胡蝶矾者,则矾成矣。煎浓以后,入水缸内澄,其上隆结曰吊矾,洁白非常。其沉下者曰缸矾。轻虚如棉絮者曰柳絮矾。烧汁至尽,白如雪者,谓之巴石。方药家④煅过用者曰枯矾云。
石灰
⑤分金炉内银铜脑气有闪成:于分金炉内炼银、铜等含砒金属时有偶尔天生的。
皂矾、红矾、黄矾,都是由同一物质窜改而来,性子却各不不异。先收取五百斤煤炭外层的矿石子(俗名“铜炭”)放入炉内,将一千多斤煤饼(不必鼓风就能燃烧的那种煤粉,是以名叫“自来风”)放在铜炭四周并包住这些矿石。在锅炉外构筑一个土墙绕圈围着,在炉顶留出一个圆孔,孔径仿佛茶碗口大,让火焰能够从炉孔中透出,炉孔中间用矾渣盖严实(不知是从甚么时候开端有的矾渣。奇妙的是,凡是起新炉子,不消旧渣掩住炉孔就会烧不胜利),然后从炉底生机,大抵估计这炉火要持续烧十天赋气燃烧。燃烧时炉孔眼不时会有金色光焰冒出来(后文将详细论述详细如何取硫),煅烧十天今后,等候矾石都冷却了这才取出。此中半酥碎的别的挑出,名叫“时矾”,用来煎炼红矾。将矿灰样的精华部分放进缸里,用水浸泡约六个小时,把它过滤后再放入锅中煎炼,要将十石水熬成一石水,这才申明火候够足。等水快干时,上层结成的是优良的皂矾,基层便是矾渣了(下一炉用别的一只孔)。这类皂矾是印染业所必须的质料,全部中国制矾的也不过五六家。大抵每五百斤石料能够炼出二百斤皂矾来。别的挑出的“时矾”(俗名又叫“鸡屎矾”),每斤加进黄土四两,再入罐熬炼,便成红矾了。泥水工和油漆工常常用到这两种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