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上篇 彰施》译文[第5页/共5页]
葡萄青色。(入靛缸深染,苏木水深盖。)
豆绿色。(黄檗水染,靛水盖。今用小叶苋蓝煎水盖者,名草豆绿,色甚鲜。)
【原文】
紫色。(用苏木水染上底色,再用青矾作为配料一起衬着而成。)
燕脂古造法以紫铆染绵者为上,红花汁及山榴花汁者次之。近济宁路但取染残红花滓①为之,值甚贱。其滓干者名曰紫粉,丹青家②或收用,染家则糟粕③弃也。
【原文】
【译文】
⑤分两:分量。
凡造淀,叶者茎多者入窖,少者入桶与缸。水浸七日,其汁自来。每水浆一石下石灰五升,搅冲数十下,淀信即结。水性定时,淀沉于底。迩来出产,闽人种山皆茶蓝,其数倍于诸蓝。山中结箬篓②,输入舟航。其掠出浮沫晒干者,曰靛花。凡靛入缸必用稻灰水先和,每日手执竹棍搅动,不成计数,其最好者曰标缸。
③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书.益稷》:“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意即用各种色彩在衣服上染绘出各种图案。
③糟粕(zāo pò):废料。
茶褐色。(莲子壳煎水染,复用青矾水盖。)
翠蓝、天蓝色。(这两种色彩都是用蓝靛水染成,只是深浅各有分歧。)
蓝淀
附:染包头青色。(此黑不出蓝靛,用栗壳或莲子壳煎煮一日,漉起,然后入铁砂、皂矾锅内,再煮一宵即成深玄色。)
红花,场圃撒子种,仲春初下种。若太早种者,苗高尺许即生虫如黑蚁,食根立毙。凡种地肥者,苗高二三尺。每路打橛①,缚绳横拦,以备暴风拗折。若瘦地,尺五以下者,不必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