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 上篇 彰施》译文[第3页/共5页]
③糟粕(zāo pò):废料。
【原文】
【译文】
带露摘红花,捣熟以水淘,布袋绞去黄汁。又捣以酸粟或米泔①清。又淘,又绞袋去汁,以青蒿覆一宿,捏成薄饼,阴干②收贮。染家得法,“我朱孔扬”,所谓猩红也(染纸吉礼用,亦必用紫铆③,不然全无色)。
有了缤纷的色彩,天下才不再单调。当代自给自足的糊口,食衣住行几近样样能够靠本身,只要某些特定的事需求交给专业的人。在织好的布料上染上各种色彩,在明朝是由染坊卖力的。染坊里所利用的各种染料如何来,色彩又是如何染到织物上的,本篇做了大要性的申明。(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豆绿色。(用黄檗水染上底色,再用蓝靛水套染。现在用小叶苋蓝煎水套染的,叫做草豆绿,色彩非常素净。)
大红色。(用红花饼作为质料,用乌梅水煎煮出来后,再用碱水廓清几次。如果用稻草灰代替碱水,结果大抵不异。多廓清几次以后,色彩就会非常素净。有的染家图便宜,先将织物用黄栌木水染上黄色打根柢。红花最怕沉香和麝香,如果红色衣服与这类香料放在一起,一个月以内衣服的色彩就要退掉了。用红花染过的红色丝帛,如果想要回到本来的色彩,只要把所染的丝帛浸湿,滴上几十滴碱水或者稻灰水,红色便能够完整退掉规复本来的色彩了。将洗下来的红色水倒在绿豆粉里停止保藏,下次再用它来染红色,结果半点也不会耗费。染坊把这类编制作为秘方而不肯向别传播。)
【原文】
【注释】
③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书.益稷》:“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意即用各种色彩在衣服上染绘出各种图案。
紫色。(苏木为地,青矾尚之。)
藕褐色。(苏木水薄染,入莲子壳、青矾水薄盖。)
①淀:同“靛”,一种蓝色的染料。
红花入夏即放绽,花下作梂②汇多刺,花出梂上。采花者必侵晨带露摘取。若日高露旰,其花即已结闭成实,不成采矣。其朝阴雨无露,放花较少,旰摘无妨,以无日色故也。红花每日放绽,经月乃尽。入药用者不必制饼。若入染家用者,必以法成饼然后用,则黄汁净尽,而真红乃现也。其子煎压出油,或以银箔贴扇面,用此油一刷,火上照干,立成金色。
古时候制造燕脂,以用紫铆做成并可染丝的为上品,用红花汁和山榴花汁做的要差一些。迩来,山东济宁一带有人用染剩的红花残余来做,很便宜。干的残余叫“紫粉”,画家们偶然用到它,而染坊则把它当取消料抛弃。
凡槐树十余年火线生花实。花初试未开者曰槐蕊,绿衣所需,犹红花之成红也。取者张度笃稠其下①而承之。以水煮一沸,漉干捏成饼,入染家用。既放之,花色渐入黄,收用者以石灰少量晒拌而藏之。
大红官绿色。(先用槐花煎水染色,再用蓝靛套染,淡色和深色都要用明矾来停止调度。)
葡萄青色。(放进靛缸里染成深蓝色,再用深苏木水套染而成。)
天青色。(入靛缸浅染,苏木水盖。)
红花都是流传种子在田圃里莳植的,仲春初就下种。如果种得太早,花苗长到一尺摆布时,就会长出模样像黑蚂蚁的一种虫子,这类虫子咬食花的根部很快就会使花苗灭亡。凡是种在肥饶的地里的红花,花苗能长到二尺到三尺高。这时候应当给每行红花打桩子,横拴绳索将红花拦起来,以防红花被暴风吹断。如果种在瘦地里,花苗高度在一尺半以下的就不必如许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