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二章】奉天承运[第3页/共3页]
二叔把梅瓶接回本技艺里,悄悄转着,手掌摸索着梅瓶瓶颈的釉面,“大武,看来你对瓷器这类的确是不如何体味,我跟你说说吧,哎,你小子也给我听着,这房间清算的事一会儿天然少不得你的,别给我去献殷勤,”二叔看我要去帮舒雪擦桌子,屈指一个毛栗子又弹在了我的后脑勺上,惹得正低头擦桌子的舒雪抿嘴一笑,而我只得揉着后脑勺打量起了二叔手里的这件梅瓶。
武烟川大手抓了抓后脑勺,看着一脸严厉的二叔,胳膊肘偷偷顶了下我,抬高声音问,“哎,语文儿,你说这不会是皇上的圣旨吧?”
我们仨三个脑袋挤着一块,就等着看看这盒子里放的究竟是甚么玩意,到底是慈禧老佛爷的痒痒挠啊,还是孝庄皇太后亲用的玉黄瓜,成果等盒子翻开一开,乖乖,就一个皱皱巴巴的黄绸卷儿。
“哈哈,好小子,不愧是我张文寿的侄子,这上面印的就是那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二叔说着又指在传国宝玺下方的那只手绘雄鹰上…
“这是…”
把条案上扑拉洁净后,二叔谨慎翼翼地把黄绸卷儿放在条案上,一点一点的把它展开,暴露内里的白绫子内衬来。
大武这货根基上就是个有文明的粗人,对于金石古玉这类东西的批评程度也就是‘都雅’和‘欠都雅’的程度,手里举着梅瓶看了半天就只是一个劲儿的夸都雅,要说详细哪儿好来吧,又说不出来。
“…”
“大武,你看看这个梅瓶如何样?”二叔把梅瓶递给武烟川,嘴角挂着淡淡浅笑等着他对这梅瓶批评一二。
柿子树下左边的摆着石桌石凳,右边的则摆着一张竹制的躺着,被轻风一吹,头顶枝桠摇摆、绿叶翻卷,脚边躺椅慢悠悠地晃着,一顷刻,光阴仿若倒流,带着我们回到了畴昔某个莫名的夏季午后,澹泊、喧闹。
“这盒子也绝对是个了不得物件,这雕工和质料丰年初了,最早也得明朝中期,只是这个盒子现在放在嘉德拍卖行最起码也得过三十万,能舍得用这么个玩意儿装的东西,估计是个大物件儿,还真是有点儿冲动啊…”二叔也算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物,上至达官权贵,下到贩夫走狗,珠宝玉器经手无数,这么多年来,我还是稀有的见过他能如此上心冲动的,两只大手直搓搓,最后一咬牙,悄悄、渐渐地扒开锁吊,把木盒翻开。
舒雪也摇点头,“宋楷草隶我都能熟谙一点儿,可这印上的都不是,甲骨龙文就更不像,看不出来,老张,你能看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