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行者玄奘 > 第十三章 释道之辩

第十三章 释道之辩[第3页/共1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玄奘道:“圣上所言极是。究竟上,达摩祖师的答复,并非完整否定了造寺、写经、供僧的代价,而是用遮断的伎俩,突破对方对功德的固执,使其体味这些有为的功德,实是人间小小的果报,如果自发得是甚么了不起的成绩,反而变成了欲望之因。如若梁皇当时能够憬悟到这些,便可在修行的路上更进一步。何如梁皇毕竟只是一介凡夫,他造寺、写经、供僧,名义上为了佛教,实际上却都是为他本身而做的。”

“那依法师说,般若聪明与世俗聪明究竟有甚么辨别呢?”高祖竟然来了兴趣。

“可惜人间并无‘如果’二字,我们看不到如果梁皇不学佛修行是甚么模样。”

“人们更觉奇特,无,如何能胜?禅师说:他们虽有神通,有神通,但却不知,‘有’,毕竟是有限、有尽、有量、有边的;而我无神通,无神通,一个‘无’字,倒是无穷、无尽、无量、无边;‘无’和‘有’的干系,是稳定应万变,我无变当然会赛过有变了。”

石顽摸着脑袋想了想:“我们这些行堂又能有甚么好主张?哪位如果读过道家之书,晓得一句半句的,不如就当上一回羽士,给玄奘师兄出些题目,也好让师兄有个筹办。”

听了这话,很多佛门弟子都在点头——佛家不收负债之人,律云,世俗债务不清,是不被答应削发的。帝王要削发,怎可不先传皇位就行披剃?削发是件大事,身为帝王,莫非便能够如此儿戏吗?

“先生请讲。”玄奘微微欠身,暖和地说道。

“说甚么呢?”圆安一瞪眼,“玄奘师兄辩才无碍,如何会输?”

“那么婆罗门,假定阿谁时候,访客不接管你的接待,那些菜肴应当归谁呢?”

在场之人有很多读过史乘,偶尔也有对梁武帝之死提出置疑的,现在听玄奘这么说,都不由群情纷繁,“嗡嗡”连声。

佛陀在竹林精舍讲经布道的时候,有一天,一个气愤的婆罗门冲进精舍,恶言恶语地进犯佛陀。只因他本家的人,都削发到佛陀这里来,故而他大发嗔火。

“佛弟子……不打妄言……你……如何想的……就……如何说……”

如许的气质和魅力,一部分是上天付与,另一部分则是在无数次的讲经辩经中凝练出来的。

说到这里,玄奘诵道:“‘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统统众生见而捨去。是故统统菩萨不得食统统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这些都是经中原话,世尊遗教。只不过世人愚痴,又贪口腹之欲,以是才有了‘三净肉’这一便利说法。

“天上天下,唯道至极最大,更无大于道者。”

……

李仲卿并不睬会底下的群情,他看着玄奘道:“那么小师父方才说,梁皇崇佛走偏,又是甚么意义?”

又一想,幸亏另有太史令傅奕和太仆卿张道源反佛,虽说这二位的灭佛主张确是过火了些,但总比满朝都是佛门居士要强很多啊。

“居士此言差矣,”玄奘朗声道,“若以世俗功利心来做须弥山般大的佛事,并不比以菩提心做微尘般的佛事所获得的功德更大。故梁皇善行虽大,可如果我们浅显人能够发菩提心,诚意念一句‘南无观世音菩萨’,所获得的功德一定就比梁皇小了,《观无量寿经》中说,单是念佛一句,便可消八十亿劫存亡重罪。”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