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火焰山下的佛国[第5页/共5页]
“下官晓得,”城官从速点头道,“下官已经为大法师和御史大人预备好了数十匹快马,看,我把它们都带来了。”
他听着氛围中传来的女声,沉默了一下,问驿官:“真的没有人带女人来吗?”
玄奘感喟不已,莫非水也有灵性,分开了人以后就主动干枯了?
在北朝局势尚不明朗的环境下,高昌聪明地挑选了南朝萧梁。章和年间,麴坚遣使向梁朝进献,一起颠末西魏的打劫,高昌上供的贡物多是伪滥,但是为了向萧梁示好,麴坚也没顾得上这么多。
分开妖怪城,本觉得前面的路程会好过些,谁知气候竟然更加地热了起来,玄奘再一次领教了烙铁般的砂粒,和令人难以呼吸的热风。
“法师的意义是说,楼兰人是北天竺人的后嗣了?”
他朝前面一招手,公然,从人们牵来了几十匹健马。
欢信浅笑点头,冲玄奘做了个“请”的手势。
看到对方如此诚心,玄奘天然也不好再对峙,只得说了声:“那就有劳施主了。”
玄奘道:“不是阴魂不散,是大地留下了他们的声音。”
“火焰山?”听到这个名字,玄奘立即就有一种被炙烤的感受。
玄奘尚未答话,城官就从速抢着说道:“大师的马能随师出入莫贺延碛,定然是天马下凡!下官哪敢不经心照护?大师固然放心便是。”
厥后,汉当局常遣吏卒在楼兰城故地屯田,自玉门关至楼兰,沿途设置烽燧亭障。魏晋及前凉期间,楼兰城成为西域长史治所。
这时,中间已经有人牵来一匹高大的白马,恭敬地说道:“这是我王的御马,请大师乘坐入城!”
“快了,”欢信的脸被晒得通红,喘着粗气道,“过了前面的火焰山,就到高昌城了!”
欢信道:“之前这处所确切不能住人,不过现在好多了,火小了很多。住民们在地下打井,便能种出葡萄来。至于王城,离此山另有一段间隔。哦对了,那边也有一座火焰山,是没有真火的,却比有真火的更像着了火。并且也难以靠近,特别是隆冬时分,把鸡蛋放在沙面上,半晌就能烤熟。有些百姓吃馕饼,干脆把面摊在石头上,不一会儿就能晒得外焦里嫩!”
玄奘点头:“说到冤魂,还是人群当中更多吧?走荒凉的人总归是少数,并且有罹难的心机筹办,怎会感觉冤?越是火食堆积的处所,冤魂才越多才是。”
“这么热的处所,人们如何度日呢?”他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