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行者玄奘 > 第六章 火焰山下的佛国

第六章 火焰山下的佛国[第2页/共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玄奘在顿时合掌行礼。

又行了一日,穿过飞扬的红色灰尘,他们终究看到了一座被高山峻岭包裹着的城池。

欢信道:“之前这处所确切不能住人,不过现在好多了,火小了很多。住民们在地下打井,便能种出葡萄来。至于王城,离此山另有一段间隔。哦对了,那边也有一座火焰山,是没有真火的,却比有真火的更像着了火。并且也难以靠近,特别是隆冬时分,把鸡蛋放在沙面上,半晌就能烤熟。有些百姓吃馕饼,干脆把面摊在石头上,不一会儿就能晒得外焦里嫩!”

提起麴嘉,欢佩佩服不已:“高昌是个小国,但是小国自有小国的立品之道,有句汉话如何说来着?船小好调头啊!这就得讲策画。先王的策画不输给任何一个大国帝王,他使得高昌国在柔然、高车、北魏三个政权间来往进退自如,同时本身的权势也在不竭强大,老百姓安居乐业,这可比那几代受夹板气的楼兰王强太多了!”

“还需求再走多远?”擦着额头上粘粘的汗浆,玄奘问欢信。

厥后,汉当局常遣吏卒在楼兰城故地屯田,自玉门关至楼兰,沿途设置烽燧亭障。魏晋及前凉期间,楼兰城成为西域长史治所。

玄奘苦笑,看来,楼兰故地阿谁奥秘的女声,也在这个高昌国的交际官的内心投下了暗影。

“当然是人话,”玄奘道,“贫僧在路上想了一整天,她说的,应当是一种叫做佉卢语的陈腐语种。”

因而将赤离留下,另换一匹健马,兼程进步。

玄奘感喟不已,莫非水也有灵性,分开了人以后就主动干枯了?

欢信愣了一下:“这话倒也说的是。可为甚么恰好他们阴魂不散呢?”

统治高昌的麴氏家属也是汉人,因此这个国度始终以汉语作为官方说话。

“那是真的火!”欢信沉声道,“法师若再走近些,还可看到蓝色的火苗呢。”

“鬼……哦不,六道循环啊甚么的,”欢信挠着头说,“法师你说,真有几百年不散的冤魂吗?”

“贫僧是在一些琐细的史猜中看到的,”玄奘轻叹道,“这类古佉卢语,本来是北天竺地区一些小国的说话,约莫在中国的春秋期间,天竺出了个转轮圣王,叫阿育王,同一了天竺各国,并且用梵语同一了这个国度的说话,自当时起,古佉卢语就在天竺消逝了。”

玄奘点头:“说到冤魂,还是人群当中更多吧?走荒凉的人总归是少数,并且有罹难的心机筹办,怎会感觉冤?越是火食堆积的处所,冤魂才越多才是。”

玄奘只觉眼皮沉重,在顿时打起了盹儿。莫贺延碛将他的体力透支得太短长了,本想在伊吾好好休整一段时候,可先是受邀讲经,接着为国王开示,随后又被个急性子的高昌特使强摧着上路,底子就没有好好歇息过,加上这几天赶路赶得实在太急,他的身材几近虚脱,已是怠倦难支了。

找了几圈,实在找不到,玄奘也只得作罢,回到帐篷里歇息。

他确切感觉了不起,在中原,一向有“胡运不过百年”的说法,这也是因为西域小国过分孱羸,展转于各大政权及民族权势之间,常常举步维艰,一个不留意就是灭国之灾。但是,麴氏高昌作为一个独立建国一百多年的政权,竟然突破了这个魔咒,成为西域绿洲国度中最有权势的一个,不能不让人感慨其生命力之固执。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