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行者玄奘 > 第八章 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第八章 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第6页/共1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师用了十几年的时候才找到他想要的经籍,即《大品般若经》的梵本,总计九十章,六十万言,他又用了大量的时候精力将其誊写下来,筹办带回中原。

去峨眉山,与其说是朝拜,不如说是换个处所拜师肄业吧。

因而佛经在中国就灭不了。三武一宗烧了多少经籍,仍然灭不了,因为太多了!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能够具足色身见不?

凌晨的峨眉山清幽雅丽,奥秘莫测,乌黑的雾气将群山遮住大半,间或稀有声清脆鸟鸣在深谷间回荡,地彼苍苔遍及,湿滑难行。

“玄奘想畴昔看看,大和上请先回吧。”

白日,他在各丛林间来往听经,早晨便进入益州各大寺院的藏经阁里读书。

明海尚未答话,玄奘已走上前去合十施礼:“弟子玄奘,见过大师。”

贝叶经非常宝贵,普通人得不到也买不起。印度佛教徒传授佛经大多是口口相传,而不是像中国如许,徒弟门徒人手一本经籍。

最早来到中原的两位天竺和尚,一个叫迦叶摩腾,一个叫竺法兰。他们本来在大月支讲学,被中原使节请到洛阳时,照顾了一部分贝叶佛经,用一匹白马驮着,在阳关夕阳无穷关山的背景下,伴跟着一起银铃声款款东来。

不管他是谁,玄奘都感觉冥冥当中,有一双充满聪明的眼睛在看着本身,令他在这一刹时豁然开悟!

蜀地的僧侣居士们对他非常敬慕,听他讲经的人也便越来越多。人们将他与兄长长捷法师合称为“陈门双骥”,乃至拿他们同庐山的慧远、慧持二大德比拟,以为他兄弟二人也毫不减色。

“不也,世尊!如来不该以具足诸相见。何故故?如来讲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而玄奘更觉不虚此行——人在山中,才晓得,白云也能够抓上一把,苍翠中竟有几分清甜的味道;而那山间古寺清磬萦回,梵呗婉转,发人沉思,启人遐想,远赛过都会中喧天的锣鼓,喧闹的管弦。

玄奘停止了诵经,站起家来将他扶了起来,缓缓说道:“你不消谢我,你师父不顾性命地救你,才是该当谢的啊。”

起首闪现在面前的便是那灿艳多变的空间美——这里的门路呈网状交叉状,洞中有洞,洞下有洞,高低堆叠,纵横交叉。

但和尚的表情倒是轻松愉悦的,固然时令已是暮秋,这里仍然是林木蓊郁,藤萝漫绕。阵阵鸟鸣,更显山林的清幽;到处山泉,端的是玉液美酒。和尚取出滤网,在泉边滤上一钵净水,一饮而尽,立觉倦意全消,尘烦顿失!

玄奘明白兄长的难处,也由衷地感到光荣,光荣本身还能保持住这份烟霞和尚的萧洒和自在。

“是真的!”明海叫道。

明海转过身去,向净善长老顶礼,心中懊悔交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玄奘不敢粗心,他在每一个岔道口都谨慎翼翼地用石子做了标记,以免迷路。

“也好,”他点头道,“峨眉山乃佛门殊胜之地。你我兄弟入蜀多年,早该前去参拜。只可惜我已受韦尚书之邀,恐一时难以脱身。四弟去后,可先代我在普贤菩萨座前烧上几柱香,待得来岁春季,长捷定然前去上香请罪。”

净善长老和明海从随身布囊中取出些干果分给它们,这些猴子也不客气,你争我抢地从两位和尚手中取食,又围住玄奘索要。玄奘客居在外,身上那里带这些东西?只能抱愧地冲这些猴居士们摆了摆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