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都市娱乐 >心安即是归处 > 第2章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第2章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第6页/共8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但是,我却没有当即复书。启事毫不是我倨傲不恭,妄自负大,而是因为我感到这任务过分严峻,我惶恐觳觫,不敢冒然报命。此中还掺杂着一点自知之明和成见。我生无慧根,对于哲学和义理之类的东西,不感兴趣。特别是禅学,我更感到头痛。少一半是因为我看不懂。我总感觉这一套东西恍兮惚兮,杳冥无迹。禅学家常用“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来作比方,比方是活泼得当的。但是困难也即在此中。既然无迹可寻,我们还寻甚么呢?庄子所说得鱼忘筌,对劲忘言。我在这里实在是不晓得何所得,又何所忘,古今中外,关于禅学的论著可谓多矣。我也确切读了很多。但是,说一句诚恳话,我还没有看到任何书、任何人能把“禅”说清楚的。

人生如许一个窜改莫测的万花筒,用千把字来谈,是谈不清楚的。以是来一个“再谈”。

有为有不为

中国有一句老话:“满足常乐。”为大师所禀承。甚么叫“满足”呢?还是先查一下字典吧。《当代汉语词典》说:“满足:满足于已经获得的(指糊口、欲望等)。”如果每小我都能满足于已经获得的东西,则社会必能安宁,天下必能承平,这个事理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社会上总会有一些人不循分守己,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如许的人常常要栽大跟头的。对他们来讲,“满足常乐”这句话就成了灵丹灵药。

在一个《人生闲谈》的专栏中,起首谈一谈人生,仿佛是理所当然的,未可厚非的。

话说到这里,我想把上面说的意义简短扼要地归纳一下:如果人生真成心义与代价的话,其意义与代价就在于对人类生长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任务感。

池田高文名誉会长的著作,只要有汉文译本(这些译本常常就出自卞立强传授之手),我几近都读过。现在又读了他的《人生规语》。能够说是在旧的体味的根本上,又增加了新的体味。在旧的敬佩的根本上,又增加了新的敬佩,我更以此为乐。

对如许的芸芸众生,人生的意义与代价从那边谈起呢?

中外几千年的思惟史和科学史,也都证了然一个究竟:只要知不敷的人才气为人类文明做出进献。

此中不交运的则贫困得志,整天为衣食驰驱,愁眉苦脸,长叹短叹。即便日子还能过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够温饱,然也整天忙繁忙碌,被困于名缰,被缚于利索。一样是昏昏沉沉,浑浑噩噩,不晓得为甚么活过平生。

你再察看,一棵小草或其他植物,生在石头缝中,或者乃至被压在石头块下,缺水少光,但是它们却以令人震惊得目瞪口呆的毅力,突破了身上的重压,弯曲折曲地、忍辱负重地长了出来,由细弱变成倔强,由一根细苗乃至变成一棵大树,再作为一个独立体,持续固执地实现那三种赋性。“下自成蹊”,就是“无言”的成果吧。

但是究竟却大出我料想,她不但没有忘记,并且打来长途电话,直捣黄龙,令我无所逃于六合之间。我有点忸捏,又有点惶恐。但是,内心想的倒是:按既定目标办。我赶紧解释,说我写惯了考据文章。关于“禅”,我只写过一篇东西,并且是被赶上了架才写的,当然属于“野狐”一类。我对她说了很多话,实际上倒是“用心不良”,想推掉了事,还我一个清闲安闲身。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