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方略[第2页/共3页]
但是他虽会捞钱,可既不会兵戈,也不会治民,当时捻军纵横河南,庆廉身为河南巡抚,倒是措手无策,贻误军机,反倒和河南布政使不竭互参,最后被降为江西布政使。
甚么是夫君,天然是他的知心人,他一心想要把筹饷这事抓到手,庆廉也不揭露:“第三件要务,在于请兵请饷,福州、杭州、宁波,都要把事办得全面部面。”
筹饷不但仅是无益可图,还能够借机广设机构,安插故旧乡亲,更能够大设项目,广开财路,谁不附和如许的主张。
一听到这话,俞树风心中就格外热切:“运司说得甚是,军无辎重则亡,筹饷最是紧急。”
一见这要命的差使有人接了,在场官员都是松了一口气,赞声连连:“运司能谋,道台能断,红寇指日可定。”
只是他在捞钱以外老是有点程度的,又提到了第四桩要务:“第四桩要务,则是速派大将统兵北渡瓯江,安定红寇!”
他正想驰项目捞钱,庆廉这话的确是天赐良机,上面的官员也是连声喝采:“运司公然深谋远略!”
“甚好!”俞树风当即道:“镇军,你可在城守营当选一员健将,伴同池副将一同渡江北上!池副将自募壮勇可一齐带去。”
如果兵饷不至,红寇成事,那还是非战之罪,而如果能剿除红寇,那是温处文武官员公忠体国,誓死平贼,皆有奇勋。
“昔日安定七省教匪,国朝胜在乡勇土勇,发匪倡乱,亦是乡勇最为得为,现在现在上上之策,在于多募乡勇。”
何况撤除空额以外,另有置装费、制械费、开赴费等诸多项目能够高低其手,在场官员都感觉庆廉公然是老于油滑,最懂民气。
但募勇是一件大在无益可图的事,谁也不会老诚恳实足额募勇,大可借机吃空额捞上一把,昔日在温处道任上,庆廉算是很有知己的一名,募勇百名,道台衙门只拿走十个空额,剩下的空额由大师分润便是,只要不要做得过分份,壮勇百名实有五六十名,庆道台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俞树风点头赞好,全场都笑了,庆廉却在棋盘上又落了一子:“俞道,这盘棋你输了。”
俞树风又弥补了一句:“筹饷紧急,当用夫君。”
如果以额兵来讲,温州镇总兵下辖绿营兵八千八百,虽多有空额,但是拿来安定红巾军这等仓促起事的民变,实在是绰绰不足,平时又常募有闽勇、土勇多少,实际上的兵力已逾万人。
那都是几十颗人头挂出去的结果,他们不再是东乡乡间的泥腿子了。
代理温州总兵叶炳忠平时恨不得把本身头衔上“代理”二字摘去,现在是换了一套说辞:“本应亲率镇兵渡江,但是郡城防务最是紧急,不敢擅离,我只是一个护印官,对温镇景象一无所知,不敢有失。”
但是庆廉作为在场的最高官员倒是已经下了定论:“胡说!这都是贼炮滥发炮弹而至,不成误传。”
他是道光九年的二甲进士,只是位次是倒着数,确切差一点落到第三甲去了,但是在场的世人也不会把这当俞道台的至心话,位列二甲,赐进士出身这事但是俞树风平生最对劲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