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盗窃玉胎珠(1)[第2页/共3页]
国之重器
在这八角祭台之上,则有一尊宝鼎置于正中。
土黄长袍男人上前一步,将祭台上那鼎取下,面色严厉,转过身渐渐走至慈禧面前,将该鼎递给了慈禧。
慈禧颤声说道:“扶我跪下!”
慈禧、光绪、隆裕三人,穿戴得都如登朝理事、列席皇家盛典普通,却密密匝匝地挤在这颐和园里破陋的小院中,并且光绪、慈禧都是病笃之人,常日哪能如许颠簸折腾,这让他们此行更是奇了!莫非这佛堂中有甚么天大的奥妙不成?
有一身着黄、红、青、白、紫五色采衣的神汉模样的老者上前呼喊道:“吉时已到!请五行至尊圣王鼎!”
颐和园的一扇侧门缓慢地被翻开,随即三顶软轿跨入。固然只是两小我把持的肩舆,可一看就晓得毫不平常,明显肩舆里坐的是皇家极其高贵的人物。只是奇特,周遭百步以内,竟见不到几个兵卒,就算是开门迎肩舆入内的兵士,也都是神采严峻之极。那三顶肩舆进了颐和园,随行的不过六个轿夫、一个寺人、三五个带刀侍卫,而那几个侍卫,竟也是穿戴罕见的玄色常服。
慈禧在前,光绪在中,隆裕、溥仪在后,一行人非常艰巨地向佛堂走来。那一向站在佛堂门边,动也不动的土黄长袍男人不跪不拜,视若未见,只是微微点了一下头,向佛堂内做了个请的手势,引着世人步入佛堂中去。
那佛堂中亮光一闪,似有人划着了洋火,随即亮起蚕豆大小的烛光。佛堂里迎出两小我,一小我穿戴着一品顶戴花翎的官服,而另一小我则是一身土黄色的长袍,面无神采,垂手而立。
那寺人又喊:“慢点,慢点,你们倒是稳着点啊!”
慈禧接过此鼎。只见该鼎不过一抱拳大小,古色古香,非金非铁非木非玉,五条盘龙环抱鼎身,活矫捷现,龙头聚于此鼎顶部,又分五个方位探出头来,张牙舞爪,非常逼真。那五条龙中,有三条龙的嘴中仿佛各衔着一颗夜明珠,别离从龙目中排泄黄、红、青三色光彩,更显威武。但另有两条龙,口中无物,眼中也黯然失容,如同灵魂已失,毫无活力。
慈禧也是看到那两条黯然失容的龙,长叹一声,悲戚戚地说道:“莫非我大清朝真要亡了吗?”
第一顶肩舆的轿帘微微揭开,内里一个女子非常吃力地咳嗽两声,那寺人赶快侧身问道:“老佛爷!您还好吗?”
慈禧说道:“莲英,走吧。”
慈禧非常吃力地说道:“莲英,不消管我,切勿担搁了时候!”
这向下的楼梯看着蜿蜒冗长,实际是洞口刚翻开时洞内还不敞亮,且楼梯盘曲的启事,真正走下来,也就二十多个台阶罢了。世人走下楼梯,就是一个已然灯火透明的大厅,非常宽广,面积远超空中的佛堂。而在大厅一侧,站立着三排穿戴各色衣服的蒙面男人,每排五人,别离着黄、红、青三色锦服,皆用与衣服同色的头套遮面,仅暴露两只眼睛。
李莲英这时候已经缓过神来,晓得他们并无歹意,但犹自骂道:“那里来的狂徒!你们……”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都城,夜深人静。
载沣赶紧应了声,赶去第二顶肩舆前。那肩舆中的人也被侍卫们渐渐扶下,不是别人,恰是大清天子光绪帝!只见光绪帝也是一副病入膏肓的模样,面如死灰,双眼无神,嘴唇乌青,仿佛已经命悬一线。就算如此,光绪帝也和慈禧一样,穿戴得极其昌大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