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盗窃玉胎珠(1)[第1页/共3页]
慈禧也是看到那两条黯然失容的龙,长叹一声,悲戚戚地说道:“莫非我大清朝真要亡了吗?”
载沣赶快上前扶住,低声道:“皇上,您还好吧?”
李莲英这时候已经缓过神来,晓得他们并无歹意,但犹自骂道:“那里来的狂徒!你们……”
慈禧也不睬他,跪在地上转过身来,将鼎递给光绪帝,悲道:“皇上,将此鼎传于溥仪吧。”光绪帝颤巍巍地接过此鼎,抱在怀中,双目无神,念叨:“溥仪、载沣、隆裕,你们过来。”
土黄长袍男人上前一步,将祭台上那鼎取下,面色严厉,转过身渐渐走至慈禧面前,将该鼎递给了慈禧。
三顶肩舆前后停在密林中的一间小院中,那小院非常狭小残破,在院中只要孤零零一间佛堂似的屋子,看着也像是年久失修。三顶肩舆停在院中,已然占了个满满铛铛。
李莲英吓得大喊:“你们好大的胆量,还不膜拜!胆敢惊扰圣驾!”
载沣赶紧应了声,赶去第二顶肩舆前。那肩舆中的人也被侍卫们渐渐扶下,不是别人,恰是大清天子光绪帝!只见光绪帝也是一副病入膏肓的模样,面如死灰,双眼无神,嘴唇乌青,仿佛已经命悬一线。就算如此,光绪帝也和慈禧一样,穿戴得极其昌大正式。
这向下的楼梯看着蜿蜒冗长,实际是洞口刚翻开时洞内还不敞亮,且楼梯盘曲的启事,真正走下来,也就二十多个台阶罢了。世人走下楼梯,就是一个已然灯火透明的大厅,非常宽广,面积远超空中的佛堂。而在大厅一侧,站立着三排穿戴各色衣服的蒙面男人,每排五人,别离着黄、红、青三色锦服,皆用与衣服同色的头套遮面,仅暴露两只眼睛。
这些怪人也不理睬,径直走上前来,将慈禧、光绪、隆裕等人扶上软椅,抬了起来。
光绪帝本是一脸病容,见那洞中亮起光芒,神采一振,抖擞着站直了身子。
土黄长袍男人转过身来,这时才向慈禧微微一个鞠躬,沉声道:“惊扰太后、皇上了,请移驾入殿。”
这十五个怪人垂手肃立,如同泥塑木雕普通动也不动。走在最前的那土黄长袍男人连击了三动手,啪啪啪作响,那十五小我才活动起来,从墙边脚下抽出了木板等物,刹时便拼成了三张软椅,五人一组,别离向慈禧、光绪等人拥来。
李莲英一惊,也不敢违背,搀着慈禧下来。慈禧走上前几步,扑通跪在这八角祭台前。光绪帝、隆裕等人也忙不迭跟着跪了一地。
两个轿夫听着,冒死地加快了脚步,可遇着台阶,肩舆就没法保持安稳,很有些颠簸。
李莲英喉咙发紧,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强行平静着说道:“是,是!”这李莲英长年跟在慈禧身边,也算是见多识广,没事还能给慈禧讲讲江湖中的奇闻轶事,但一起上见到这般诡异景象,还是心中惴惴不安,惊得后背发凉。除了慈禧和光绪帝以外,载沣等人无不神采大变,一时候竟都呆住了。
那佛堂中亮光一闪,似有人划着了洋火,随即亮起蚕豆大小的烛光。佛堂里迎出两小我,一小我穿戴着一品顶戴花翎的官服,而另一小我则是一身土黄色的长袍,面无神采,垂手而立。
那三顶肩舆,便在颐和园里加快速率疾行而去。奇特的是,肩舆并不是向着颐和园里的万寿山慈宁宫,而是绕着昆明湖向对岸更深远处的林中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