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风01[第3页/共6页]
戚浔已将余鸣的头颅捧在手中,她半举起来,靠近了看脖颈处的伤口,“伤口血肉无收缩卷曲之状,是身后被分尸,骨头断口整齐,是利刃一刀斩断,血流形状天然,天寒亦保存了七日前的血流范围,看得出,这一大片,的确都是从伤口处流出而堆积。”
“平常刀背厚的砍刀、柴刀,皆为短刀,因凡是长刀,都力求轻巧便于随身照顾,行刑之时刽子手所用刑刀,倒合适此番分尸所用。”
正深思间,刚才出门查问驿内幕状的谢南柯返来了,“大人,现在在驿内住着的共有六位主官,皆有官印和通行文书。”
此驿建于前朝,坐落在檀州与都城交界之地的雁行山下,经数次扩建,颇具气象,从檀州、酉州、肃州等地南下的文武官吏、军衙信使多数来此停宿。
纵观全部屋子,从床榻至窗前案几,涓滴看不出挣扎打斗的陈迹,死者余鸣就躺在榻前地上。
死者头颅被斩下,腰部连着袍子被拦腰斩断,腹内脏腑流出,堆积在肚腹处,而膝盖处的断口,尤可见翻卷的血肉与森森白骨。
“白日里都是好好的,晚间下官想令大人们过个好节,便在明华厅摆了宴席,到点其他几位大人都来了,余大人却未至。”
戚浔轻啧一声,“谢司直,可要我予你一粒苏合香丸?”
他又问,“尸身在那边?”
看清屋内幕形,她忍不住皱了眉。
先前戚浔戴着兜帽走在人堆里,只瞧她去处精干,透着豪气,任是谁都觉得她是大理寺的年青男差吏,刘义山不管如何没想到,她竟是个女人!
刘义山为檀州人,掌管芙蓉驿十数年,家小皆在驿中,现在正在说案发颠末:“余大人是回京述职,他腊月初七下午到的驿站,身边只带个小厮,本说第二日一早出发,可没想到当天夜里便下起了大雪。”
宋怀瑾带着疑问,出门绕着配房盘问了一圈,除却祭奠过的佛香,暂未发明非常,等他再返来,戚浔已有告终论。
刘义山忙道:“大人们都未曾分开,他们皆要入京,眼下离岁末另有几日,并不急出发,而余大人死的古怪,谁若急着走反倒有疑,暗害朝廷命官是大罪,谁也不想惹费事。眼下诸位大人都在各自房中,可要请他们至堂中查问?”
宋怀瑾拧着眉未吱声,因这陌刀,他亦晓得,他乃嫡亲目睹过。
“来了!”
戚浔初验的空地,宋怀瑾回身叮咛道:“南柯,朱赟,你去查问驿站内另有哪些人住着,何时入驿,何种官职,此行哪般差事,身边带了何人,是否与余鸣为旧识,皆要问清。林铭,你去查驿内有多少差役,每日收支驿站的又有哪些人。王肃,你去把余鸣的小厮找来,好好问问入驿站以后余鸣的行迹。”
宋怀瑾却发明了疑点,“可这地上干清干净,不见血滴喷溅,这做何解?便是杀猪都要溅一身血,何况斩断人的尸首?”
刘义山忙道:“田公公在酉州采买的毛料还在路上,他是要在此等那些毛推测了一并回京,其他几位大人是因赶路多日,想在此歇养两天。”
刘义山艰巨的吞咽了一下,“到了房前,果然无应,门却从内里锁着,下官叫人去找余大人的小厮,那小厮正和其别人在偏院吃酒,问起余大人,他也不知余大人如何了,且从下午,他就未曾见余大人出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