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禁止[第1页/共2页]
“不是宣旨,“觉迟从袖中取出个油纸包,内里是温热的桂花糖糕,“是怕你走火入魔。“糖糕上的糖霜沾在他指尖,像极了君宝昨夜在演武场震落的雪,“你可知上个月西廊慧明师叔,因强练《易筋经》逆练法门,至今半身不遂?“
觉迟浑身一震,回身时撞见君宝眼底的星芒——那是当年他们在塔顶观星,会商“天圆处所“时才有的光。石窗外俄然传来晨钟,三十六响撞得檐角冰棱坠落,在青石板上碎成万点银光。
庙门下,灰鸽群正掠过“少林禅寺“的匾额。觉迟低头看着石桌上的糖糕,俄然伸手捏起一块放入口中,甜味在舌尖炸开时,他尝到了君宝指尖残留的草木气味——那是后山崖壁上,道家修士常采的灵芝与茯苓的味道,那中药对人的身材极其滋补,只是,可惜觉迟的心硬如盘石啊!
“便以戒律措置?“君宝接过话头,瞥见觉迟肩头微微一颤。君宝说道:“师兄可曾想过,若真有邪魔外道,该是困在内心的执念,还是这一纸禁令?“
觉迟将禁令往石桌上一压,经卷里飘出的银杏叶书签落在君宝脚边:“昨日议事堂已议决,本日起你不得修习达摩院七十二绝技以上的武功,藏经阁三层禁入。“
(本章完)
觉迟踉跄后退半步,齐眉棍“当啷“落地。十年前师父圆寂前曾握着他的手说:“戒律院护的不是流派,是本心。“现在雪光映着君宝掌心残页上的“道法天然“四字,他俄然瞥见少年时两人在山溪旁比试过的“孺子拜观音“招式——当时他们只想着如何将招式练得更圆融,何曾想过要分甚么少林道家?
君宝咬下一口糖糕,甜意混着苦涩漫上舌尖。他想起今早以“钟离权八字诀“导气时,丹田确切有灼烫之感,却在运转少林“洗髓经“呼吸法后趋于平和。两种内力在经脉里如阴阳鱼般流转,竟比单一修炼更增浑厚。
觉迟的手掌按在石桌上,指腹摩挲着班驳的木纹他俄然想起昨夜在戒律院值夜,闻声两个小沙弥在廊下群情:“君宝师兄的拳风能吹开经幡,比藏经阁的贝叶经还奇异。“
君宝的声音从木阶下传来,带着山风般的清冽。他怀中仍揣着《钟吕传道集》,衣衿沾着后山崖壁的草屑——这些日子他在瀑布下练“坠崖劲“,将道家“重为轻根“之理融入少林根基功。
“师伯可知,“君宝将糖糕渣扫入掌心,“钟吕之道讲究'性命双修',与少林'明心见性'并无二致。就像这糖糕......“他伸开手掌,碎屑在风里聚成藐小的旋涡,“糯米是实,桂花是虚,缺了哪样都不是滋味。“
觉迟猛地站起家,法衣带翻了石桌上的《禁修令》。羊皮纸在风里展开,朱砂字被阳光照得透亮,仿佛当年两人在文殊院初习《金刚经》时,透过窗纸的光斑。
“这是......“觉迟声音发颤,忽闻君宝低吟:“致虚极,守静笃......“只见对方步法化作太极图式,双掌翻转间竟将他整套“降魔棍法“的刚猛劲力,如溪流汇入江海般化于无形。第七招时,君宝指尖已点在他“云门穴“畔,却在触及衣料时硬生生收力,雪花落在两人相峙的拳掌之间,竟悬而不落。
“我去晨课了。“君宝将银杏书签夹回《楞伽经》,回身时衣摆扫过《禁修令》,纸片悄悄扬起,挡住了经卷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笔迹。觉迟望着他的背影,俄然发明那道身影比昨日又高了些,僧袍在风里鼓荡,像片执意要飘向远方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