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议论[第2页/共2页]
雪越下越大,铜匾上的「禁」字已被白雪覆盖,只剩「林」与「示」——合为「禁」字,却也可解作「林下示道」。觉迟望向窗外,嵩山已被白雪染成素白,唯有少室山颠的两块巨石,一圆一方,在雪中显出太极图的表面。他摸出怀中的两半令牌,断口处的太极纹路与雪地上的石影严丝合缝。
「开阁吧。」白眉老衲拄着拐杖走来,身后跟着捧来道藏文籍的沙弥。觉迟重视到经匣上的铜扣已换成双鱼纹样,与本身怀中的阴阳鱼玉佩遥相照应。当《九阴真经》与《九阳真经》并排摆设时,他闻声藏经阁深处传来机括转动声,某面墙壁缓缓裂开,暴露历代祖师秘藏的「参合堂」——墙上密密麻麻的讲明里,竟有王重阳与少林高僧的笔谈残页。
「首坐可曾想过结果?」苦慧长老拄着拐杖走来,身后跟着捧着《少林七十二绝技》的知客僧。觉迟重视到经匣铜扣上的锈迹,俄然想起藏经阁暗格里,那本用道藏封皮包裹的《易筋经》订正版——扉页上留着不知哪代祖师的墨批:「达摩西来无一字,全凭情意用工夫。」
古银杏的落叶扑簌簌落在「叛教」木牌上,将「张」字左半掩成「弓」形,右半「长」字却刚好暴露「丈」的笔划——合起来,竟似个「道」字。戒律堂铜钟俄然轰鸣,此次的节拍竟比昔日快了三拍,惊得满树寒鸦振翅而起,在天空划出的弧线,好似觉远禅师圆寂前,在窗棂上用香灰画了一半的太极图。
喜好武学宗师张三丰请大师保藏:武学宗师张三丰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本章完)
觉迟心中一动,想起君宝流亡前夕,山神庙残碑上那行被风雨腐蚀的小字:「至正三年,昙宗和尚参同契。」本来早在百年前,那位以「十三棍僧救唐王」闻名的祖师,便已在《棍法总诀》里埋没《黄庭经》的运气之法。他望向藏经阁飞檐,那边的铜铃不知何时被人调成了「黄钟大吕」的律吕,与武当山紫金城的钟韵竟有七分类似。
「弟子恳请开阁议戒。」觉迟单膝触地,法衣扫过「入禅」二字上的苔痕。他闻声本身的声音比设想中安静,仿佛三日来在山涧顶用道家吐纳法打磨过的晨钟,「君宝所悟,实与达摩祖师「二入四行」义理相通。」
「第三十七代祖师觉空禅师与全真教论道的记录...」长老的声音像陈年藏经纸般脆弱,指尖划过残卷上「空」字的飞白,「本来「空」之一字,佛道皆通。」他俄然狠恶咳嗽起来,从怀中取出个锦缎小包,内里竟是晒干的武当「九节菖蒲」——那是道家用来安神的药草,与少林「檀香丸」服从相通。
戒律堂的门「轰」然翻开,十八罗汉铜人阵踏着灰尘而来。觉迟站起家,法衣下的阴阳鱼玉佩悄悄撞击,收回与铜人枢纽转动不异的频次。他俄然福诚意灵,双掌同时结出「拈花印」与「太极印」,两道真气在胸前化作扭转的光轮——恰是雨夜中与君宝合力悟出的「两仪混元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