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武侠仙侠 >武学宗师张三丰 > 第二十章 各道

第二十章 各道[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长老可知,」觉迟拾起一片飘落的银杏叶,叶面上的叶脉竟天然构成「卍」字与太极鱼的叠影,「达摩祖师传下《易筋经》时,中原尚无道家内丹之说,何故经中『洗髓』之法,与《黄庭经》『漱津咽液』如出一辙?」他指向远处的「立雪亭」,檐角铜铃的摆动频次,刚好暗合道家「子午流注」的时候规律。

「本来如此...」君宝蹲在溪流边,看本身的倒影与游云堆叠。水中落叶打着旋儿,竟转出太极图的轨迹,好似当年在少林菜园,觉迟用竹枝教他画的第一个圆弧。他解开衣衿,暴露心口淡金色的「卍」字胎记,现在正与丹田处若隐若现的太极鱼影交相辉映。

盘膝打坐时,君宝试着以道家「胎息法」催动少林内力。丹田中两股真气初时相抗,却在他观想「卍」字与太极堆叠时,俄然化作温润的暖流。睁眼刹时,竟瞥见本身掌心闪现出淡金色的阴阳鱼纹路,与觉迟指尖的拈花指光晕别无二致。

风起时,君宝望向北方,少林寺的方向隐在层层云雾以后。他晓得,那些高僧们终会明白:法衣的色彩遮不住心中的明月,就像经匣里的文籍,向来困不住真正的修行者。回身走入林海时,他的法度既像少林武僧的沉稳,又带着道家修士的超脱,足迹落在青苔上,竟连成一串恍惚的「卍」与「太极图」交叉的纹路。

觉迟伸手接过铁盒,瞥见某页《铁布衫》图解旁,用朱砂写着:「若用『龟息法』换气,可避过『罩门』马脚。」笔迹与君宝在神农架道观发明的残卷如出一辙。他俄然想起君宝信中所言:「所谓底子,如树之根须,既深扎佛土,何妨汲取道露?」

山涧传来猿啼,君宝摸出藏在衣领的少林度牒。后背「佛道一如」的刻痕已被磨得发亮,他俄然想起觉远禅师圆寂前的话:「法衣是黄是红,终须披在人身上;经文是梵是汉,皆为渡人舟筏。」指尖运力,度牒竟化作漫天纸屑,飘落时竟在山风中构成「空」字的形状。

苦慧长老盯着「借术证道」四字,俄然想起本身藏在禅房暗格的《道家摄生十三式》——那是他为治咳疾偷偷研习的,招式称呼虽改,内核却与少林「八段锦」殊途同归。茶盏中的冰晶不知何时已熔化,水面映出他眉间的「川」字皱纹,竟像极了太极图的阴阳分边界。

(本章完)

少林寺的「问禅亭」里,苦慧长老望着杯中浮沉的普洱茶叶,俄然想起三十年前在武当山偷学的「太极茶」泡法——一样的紫沙壶,一样的「凤凰三点头」,只是现在注的是少林「般若泉」的死水。

他摸出怀中的道家符篆,悄悄松开手指。黄纸在风中翻转,暴露后背用梵文写的《心经》片段。看着符篆越飞越远,终究消逝在少林与武当之间的山峦上,苦慧长老俄然轻笑出声——那座山的表面,不恰是一尊坐佛与一名卧道的叠影吗?

苦慧长老俄然将茶盏重重一磕:「即便如此,少林毕竟是佛门净地!」话音未落,茶盏中的水竟凝成冰晶,长老指尖一颤,想起本身修炼「般若掌」时,总在子时辅以《参同契》的「坎离交媾」之法,那冰晶的纹路,竟与体内真气运转轨迹一模一样。

暮鼓响起时,苦慧长老望着问禅亭匾额,俄然发明「禅」字的「示」旁与「单」部,竟可拆成「道」字的偏旁。他起家走到「达摩面壁石」前,指尖悄悄抚过阿谁「炁」字,身后觉迟的脚步声渐远,却留下一句低语:「佛道如日月,何曾争过前后?」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