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梵王宫焚亡国女 庖丁谎称蜀中人[第3页/共3页]
抓了个正着,姜白只觉面上无光,悻悻道:“恰是。”
姜白大好男儿,得空顾看这女儿家的香闺幽怨,待了半响,桥下浣娘哼起了曲。
将外套脱下,姜白纵身一跃,从桥上钻入水中,斯须间,将浣娘托住,脚下一用力,踏着石墩从水中跃出。
冷风缓缓,浣娘受了惊,打了激灵,方才醒来,却见一男人侧立在旁,惊道:“你是何人?”
怨父王,去得疾;骂兄长,死得骤。
石入水,水花四溅,浣娘猝不及防,吓了一跌,脚下没个稳妥,一头落入水中。
比玉香尤胜,如花语更真,柳眉横远岫,檀口破樱唇,身披大袄柔滑,雪肤凝脂照人。
其他人见状,也忍不住笑,一行人在铜铃之声中返回后苑。
“姊先回。”石墩上,一女子轻声道。
“娇女浣衣待君来,唯恐公子偶然采。”
浣娘一转头,人已上了桥,晃过神来,本身身上还披着一件大袄,将大袄拿起,袄里落下一瓣梅花,梅花平齐,白粉亮丽,留不足香。
“蜀人?”浣娘惊中含喜,忽见厨子面带铜具,悲怆道:“你曾受黥邢?”
浣娘轻浣纱,口中念念有词,声伴流水,仿似宫伶吹打,虽不闻钟鼓琴瑟,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圣子有云:移风易俗,莫长于乐,列乐为“六艺”之一。
七八个浣娘手端木盆,蹲于石墩之上,挨肩执袂,有说有笑,并未发觉桥上之人。
浣娘落水,双手乱划,身子高低浮沉,口中惊呼:“拯救!”
西燕好乐,临淄城中以乐糊口者不在少数,达官朱紫,公卿大夫者更私养乐工,以乐熏陶,以曲博人。
若论姿容多少,唯姜氏二女能与此女媲美,姜氏二女才学无双,莫说美玉,纵要一城一池,双手奉上者也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