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一晃年关十五载 城夜风雪悲喜来[第1页/共3页]
“好!畏儿踢得甚好!”
西燕靠近东海,冬暖夏凉,气候恼人,少有风雪袭扰,不知为何,昨夜北风吼怒,雪如梨花,飘飞如毛,洋洋洒洒,连下一晚。
今恰逢君上不惑之年,特来祝寿,两民气生猎奇,不由忧色满面,手舞足蹈:“公子白?莫不是三哥?三哥回临淄了?”
姜武未登大位时,琴棋书画,鼓瑟吹笛,无一不喜,无一不精,蹴鞠自不在话下,见姜畏大发神威,独步龙潭,亦有当年孤之风采啊!
姜同和姜川当值舞勺,年不过十五,与姜白从未会面,只从宫人丁入耳闻,公子白十五年前被君上送至北狄,深年不归。
在坐的公卿大臣,看得如痴如醉,皆是大声喝采,赞誉之声如海潮叠涌。
世无乱事而人怠,百姓尚且寻欢,况乎王公贵族?
此番北狄肯放公子白回道贺,姜武喜中含悲,油生几分难言之情。
大人扫开门前雪,将雪堆到一处,取过自家的舀水用的水瓢,舀过一瓢雪,放入瓦罐中,待得雪水熔化,再将水一饮而尽,以此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歉收。
年关将至,午门至广元殿,已有三分喜气,侍女穿越,寺人繁忙,皆赶今后庭校场。
今至吕公二十二年十一月。
赵姬不屑,心机这郑姬昔日于我争宠,偏姜畏挑本日发了神威,必是要在君上面前讨赏,当真狡猾!
在其右,赵姬席地而坐,乌发垂柔,挽于侧耳,发插八宝珊瑚簪,映得面若芙蓉,细腰云带束,外披白狐裘,虽年三十有七,还是淡雅出尘,文雅华贵。
“兵不厌诈,看为兄先进一鞠。”姜畏东风对劲,颠球,滚弄,连过四五人,鞠似鳔普通胶粘在其足下,稳如泰山。
“二哥,四哥,莫要客气,川弟腹中渐饿,快快行鞠吧!”姜畏旁,红衣少年捂着肚子,小脸皱巴,见几人在风雪中谦让来回,不满嘀咕一声。
场中,姜畏连中两鞠,气势大盛,左军乘胜追击,又攻一鞠。
校场当中,设有一鞠场,鞠场周遭,仿象阴阳,坐东朝西,另设坐南面北供抚玩的大殿,四周有围墙,称为“鞠城”。
千年前,始洲灭九华,中原各地纷繁建礼,以礼止杀,故而后代三百年,中原少有烽火。
郑姬见场中姜畏意气风发,虎虎生威,得意道:“荣德夫人谬赞,畏儿文不及三公子,武不及至公子,还须磨砺才是!”
“禀君上,城外有北狄使者求见!”
西燕建国以来,崇尚武力,更痴迷玩乐,上至天孙贵族,下至贩子小民,无一不喜,更有甚者,卿大夫项处,因沉沦“蹴鞠”,虽身沉痾仍外出蹴鞠,成果不治身亡。
四月,姜武迎娶鬼方淑为侧室,新夫人进临淄,百姓无不厌之。
传闻蹴鞠始于轩后,本乃军中练武之用,以毛革为囊,中有杂草体例,以充其球状。
“莫管他,我们去城头见三哥,如何?”姜川兴趣勃勃道。
他昨夜受了凉,腹泻如雨,喝了药汤,今早转好,谁知当下腹中又如惊涛翻滚,哪有半点蹴鞠的兴趣,只想快快了事,好去如厕。
也因两国姻亲,邦交敦睦,十年间,少有兵戈争斗,西燕常已布匹谷物,调换北狄牧羊,边疆虽有驻军,但远比往昔少。
“真无趣!”姜同见他一脸阴沉,点头道。
“难说,番邦向来狡猾,胡气不改,公子白身居番邦多年,难保沾了脾气,此番回朝,怕有不祥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