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 第135章 大丈夫当代三尺剑,将十万众,横行天下(五千字章)

第135章 大丈夫当代三尺剑,将十万众,横行天下(五千字章)[第4页/共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转头常风又对王守仁说:“小兄弟,想要为皇上效命,你最好还是按五排十的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一起靠上去,获得官位。”

弘治帝又道:“王守仁的第二个建议,是向北虏调派儒士,教诲他们仁义礼智信。常风,你如何看?”

常风这话,听上去在为叛匪摆脱罪恶,大逆不道。

常风拱手:“谢皇上隆恩。”

“没体例,就只好匿名投信。望皇上谏纳良言。”

侍讲学士王华和儿子王守仁也站在西暖阁中。

弘治帝笑道:“常风一番弘论,在本日经筵可谓拔得头筹。朕不能不赏。”

刘笑嫣笑道:“mm,不是宴会。是经筵。就是一群读书人围着皇上讲书,跟皇上切磋学问。”

教贫苦百姓克己复礼就能制止兵变?呵,贫苦百姓熟谙孔子是谁啊?孔子在他们眼中,恐怕还没有一小块麦饼来得实在。

“比方他们没有衣衫,我们教给他们制衣裹躯;他们没有盐茶,我们送给他们盐茶。”

常风不在大殿议军事之列。回到了锦衣卫。

他手中拿着一个小皮郛。皮郛内装着羽檄。

弘治帝笑道:“少年自有少年狂,藐昆仑,笑吕梁。待磨剑数年,择日显锋芒。”

傍晚时分,常风下差回了家。

常风蓦地明白了弘治帝重开经筵的启事。

“那就是,毫不学大宋。服膺太宗‘反面亲,不赔款,不割地,天子守国门’的祖训!”

常风问:“萍萍是?”

弘治帝问:“谁是王守仁?”

常风道:“嗯。北边仿佛要起战事。皇上提早结束了经筵,调集将领们议军事。”

常风道:“回皇上。伪元窃国九十八年,也是敬孔孟、尊儒术、开科举的。他们的天子、重臣也读四书五经。”

“刚才王守仁提到了成化朝范围最大的两场兵变——成化元年的广西兵变、成化三年的荆襄流民兵变。”

一众臣子皆是不解,皇上为何让一个草民插手经筵?莫非这少年郎是个有大才学在身的青年才俊?

他拱手道:“臣也以为王守仁的谈吐非常老练。”说完这话,他鲜明发明,皇上本日将王守仁叫到经筵,是当箭靶子的。

弘治帝看出了臣子们的迷惑。他解释:“这位王小先生是侍讲学士王华之子。前天早晨,他给朕递了一封没署名的奏折。要给朕上一课呢。”

常风来到了乾清宫西暖阁。他很奇特。照端方,插手经筵的应当都是翰林官。

锦衣卫中,北镇抚司管监察百官,查处官员犯警情事。

弘治帝话锋一转:“朕看,本日就以王守仁给朕的奏折为引开端经筵。”

常风道:“汉家百姓,恐怕是寰宇当中最和顺的百姓。凡是有一口吃食,就毫不会造反。”

用后代的话说,礼部主客司是管交际的。郎中要求入宫,定是有交际要事禀奏。

说完王华作势就要给常风下跪施礼。

常风跪倒叩首:“臣谢皇上隆恩!”

“王守仁,将你的奏折读给众卿听。”

弘治帝拍了一下龙案:“说的好!诸位。朕以为,成化朝各地大大小小十一次兵变,归根结底不过四个字‘官逼民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