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归案[第1页/共2页]
但是,让刘善非常惊奇的是,他几近审遍了柳家余孽,却无人晓得昔日铁匠铺之事。
柳大年眼角微颤,极力抵赖:“这些都是李吉昌的一面之词,怎能作为证据?我柳家世代明净,岂容他随便诬告!刘大人,您明察秋毫,定能辨明是非。”
韩立室嘲笑一声,收紧了手上的束缚,柳大年挣扎愈发有力,眼中最后一丝光芒垂垂燃烧,低下了放肆的头颅,长叹一声,仿佛认命般闭上了双眼。
众衙役冷眼旁观,心中暗自感喟,柳家局势已去。
这时,夜安然悄悄走进大堂,施礼道:“大人,沧州府衙派来的援助,已到达县城,随时待命。”
刘善通过几次鞠问,发明柳家余孽不像是装的,而是真的不知情。
不过,独一让他欣喜的是,通过此次行动,柳家这颗毒瘤终究被连根拔起,金华县的百姓终究能够过上安稳日子了。
李吉昌父母双亡,又尚未娶妻,刘善心生怜悯,决订婚自安葬,让他早日入土为安。
刘善微微点头,看向众衙役,沉声命令:“我知你等害怕柳家多年淫威,但本日务必共同府衙援助,将柳家一干人等悉数拿下,不得有误。”
刘善再次命令:“将柳大年押入大牢,同时当即封闭柳府,严查细搜,务必将柳家余孽一网打尽。”
韩立室眉宇间闪过一抹得色,“大人,幸亏是我去了李家,换小我保准找不到证据。”
没想到却失算了,柳家余孽对铁匠铺之事一问三不知,仿佛从未听闻。
与此同时,刘善问道:“韩立室,如何发明柳家罪证的?”
这大大出乎了刘善的料想,他这么费经心力地查办柳家,有很大一部分启事是为了揭开昔日铁匠铺的本相。
刘善悄悄点头,拿起案桌上文书,轻声读道:“四月初,柳锡年差人带话,不准吉昌成为金华县候补知县,不然让吉昌生不如死,但是,候补知县乃朝廷钦定,岂能随便变动?何况,吉昌身为进士,志在报国,岂能因威胁而畏缩?”
韩立室征得刘善同意,拿起文书持续宣读,揭穿柳家更多罪过:侵犯民田、私设刑堂、鱼肉乡里,桩桩件件,铁证如山。
“好胆!”刘善怒喝道:“铁证面前,你竟敢如此抵赖!”
令刘善镇静的是,通过审判,不但挖出了柳锡年的罪过,还不测审出了柳锡年的藏身之处。
柳大年面如死灰,被衙役拖出大堂,昔日威风荡然无存。
刘善亲身鞠问,柳锡年却始终杜口不言,神情倨傲。
安葬过后,因为李吉昌死在家中,是以李家也成了无主之地。
数今后,柳锡年被抓捕归案。
县衙捕头领命而去,敏捷集结人马,直奔临县柳锡年的居处。
刘善冷峻目光扫过柳大年,沉声道:“是非曲直,自有公论。李吉昌所呈证据确实,岂容你巧舌令色?柳家罪过昭昭,岂能因你一言而蔽之?”
说是藏身之处,实在柳锡年并没有藏,自从皇太后赦免其罪后,他便大摇大摆地住在临县,遥控柳家之人措置李吉昌候补知县一事。
刘善笑了,就怕你不开口,只要开了口,就有机遇撬开你的嘴,让你吐出更多罪过。
刘善拍响惊堂木,沉声道:“案犯柳锡年,冥顽不灵,面对鞠问,拒不回应。本官以为,面对铁证,柳锡年自知罪业深重,已默许全数罪过,传我号令,马上打入死牢,严加把守,待上报朝廷后,依法处决,以儆效尤。柳家余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