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悄然酝酿[第2页/共3页]
狼毫掷落,墨汁溅染了他的袍角。
李桓嗓音森冷,“为何人跟丢了,信也未送到?”
“王爷有何叮咛?”
谢皇后指尖抚过云鬓高挽的乌发上镂金错彩的金凤钗,听着更漏声声,眼睛微微眯起。
“怪不得……”
可近些日子,左翊卫却探得有西戎探子乔装潜入上京,在城内四周活动,行迹诡异,似有甚么不成告人的诡计。
摩挲半晌,他俄然开口。
李桓面色阴沉,双眼紧紧盯着他,端倪非常凝重。
谢皇后浮出一抹恰到好处的笑意。
天子接过茶盏,忽道:“皇后看魏王如何?”
不消再找借口不陪寝,她也费心。
太后当着她的面儿,说甚么魏王“孤苦伶仃”,不就是在指责她这个“不经心照顾皇子的皇后”吗?
朝阳道:“部属获得肯定的动静,才来通禀。谁料密使退房后接连展转平乐坊、洪福赌坊,部属为避东宫耳目不敢妄动,等再寻时……人已如泥牛入海,影子都寻不见了。”
“魏王是母后心尖上的人,臣妾岂敢妄议?”
朝廷早有怨声,有臣子义愤填膺,纷繁上书请天子出兵征讨。可先帝在位时,交战多年,国力耗损庞大,百姓糊口困苦。
“陛下慢走……”
老夫老妻多年,有些风俗早已熟谙。
“陛下驾到!”
“皇后说得是。依你之见,哪家令媛合适?”
在王府回府前,小厮已经将书房打扫得干清干净,可李桓进屋扫视一眼,仿佛大为不满,抬袖便将案桌上的笔墨纸砚拂落在地。
开初,每到岁末,西兹便会调派使者前来上京,献上外相、矿石、珠宝、良马等物,称臣朝贡。可日子一久,西兹便垂垂暴露了狼子野心,渐露獠牙。
天子重重搁下茶盏,不满地哼声。
谢皇后佯装吃惊,手上捧着的熏香倏然一滞。
“是部属无能,请王爷惩罚。”
还想要甚么样的闺阁令媛?
谢皇后内心嘲笑。
崇昭帝看重名声,以明主自居,天然重孝道。
“废料!”李桓一掌拍在案上,檀木扶手嗡嗡震颤。
崇昭帝思忖半晌,摆了摆手,“容后再议吧。朕另有要事待办,彻夜便不留了。皇后早些歇着。”
“你来别苑传信,说旧陵沼密使现身烟雨楼,本王当即修书命你回京传信——”
崇昭帝即位后,一心想要疗摄生息、生长国力、规复民生。这十几年来,大梁对外没有大的战役,崇昭帝也算励精图治,国力逐步从战乱中得以规复……
半晌,他微吸一口气:“太子何时回京?”
谢皇后获得太子从别苑里传来的动静,嘴角微微上扬,浮出一丝如有若无的笑。
若不是太子还没返京,他确信谢皇后不知别苑里的事情,几近都要觉得谢皇后在含沙射影的讽刺他了……
魏王定是闯了滔天之祸。
铜镜里,映出崇昭帝明黄的龙袍映托下,脸上愈发明显的皱纹……
李桓深深看他半晌。
魏王李炎连夜回京,次日便直奔太后宫中。
回到端王府,他便一头扎进了书房里,招来标兵探子。
阿谁叫朝阳的侍卫,快步上前,拱手。
祖孙俩关起门来,究竟说了些甚么,旁人不得而知,只是老太后午后便称病卧床,她和天子前去看望时,老太后泪湿罗帕,哭诉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