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悄然酝酿[第1页/共3页]
太后当着她的面儿,说甚么魏王“孤苦伶仃”,不就是在指责她这个“不经心照顾皇子的皇后”吗?
魏王李炎连夜回京,次日便直奔太后宫中。
书房那张檀木椅的扶手,因他经常思虑时摩挲,早已变得光滑发亮。
老夫老妻多年,有些风俗早已熟谙。
李桓嗓音森冷,“为何人跟丢了,信也未送到?”
“端王倒是睿智!”
谢皇后心下又是一声嘲笑。
殿外一声通传,惊得谢皇后指尖微颤。
谢皇后浮出一抹恰到好处的笑意。
半晌,他微吸一口气:“太子何时回京?”
西兹自前朝起,便与中州王朝纷争不竭。大梁立国后,先帝亲征至赤水城下,逼得西兹签降落书,年年进贡。
“怪不得……”
李桓面色阴沉,双眼紧紧盯着他,端倪非常凝重。
天子重重搁下茶盏,不满地哼声。
崇昭帝瞳孔骤缩。
崇昭帝看她半晌,悄悄一叹,“如果他身边有个知冷知热的人,也不至于让母后如何顾虑……”
她游移半晌:“但是魏王闯了甚么大祸?”
祖孙俩关起门来,究竟说了些甚么,旁人不得而知,只是老太后午后便称病卧床,她和天子前去看望时,老太后泪湿罗帕,哭诉好久。
好半晌,李桓才渐渐坐下。
-
崇昭帝俄然将茶盏重重一搁。
谢皇后看他要走,心下长松一口气。
天子接过茶盏,忽道:“皇后看魏王如何?”
“皇后说得是。依你之见,哪家令媛合适?”
椒房殿。
铜镜里,映出崇昭帝明黄的龙袍映托下,脸上愈发明显的皱纹……
“臣妾思忖,郑国公家的嫡次女,倒是不错,但家世太高,给魏王续弦只怕心下不肯,未免说皇家逼迫。倒是薛尚书家,女人多,个个长得如花似玉的,我瞧着倒是合适。端王妃贤淑,再出个魏王妃岂不是一段嘉话?也算亲上加亲了。”
开初,每到岁末,西兹便会调派使者前来上京,献上外相、矿石、珠宝、良马等物,称臣朝贡。可日子一久,西兹便垂垂暴露了狼子野心,渐露獠牙。
“陛下汲引臣妾了。臣妾一个后宫女子,哪来甚么动静。只是瞧着太后愁眉不展,暗自测度一二罢了。”
“魏王生母去的早,哀家怜他孤苦,一味放纵,竟养得他愈发鲁莽率性,如本年事渐长,再不教诲管束,就怕被奸佞小人蒙蔽心智,做出甚么胡涂事来……”
谢皇后垂眸不语,心下却一片雪亮。
喜好问九卿请大师保藏:问九卿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阿谁叫朝阳的侍卫,快步上前,拱手。
心下不免迷惑……
这才是端王让魏王早早回京,面见太后的启事。
流年似水,昔日意气风发的漂亮帝王,已有疲态。
“王爷有何叮咛?”
但勾搭西兹,若证据确实,倒是叛国大罪。
可近些日子,左翊卫却探得有西戎探子乔装潜入上京,在城内四周活动,行迹诡异,似有甚么不成告人的诡计。
朝阳单膝跪地,“属劣等一向在尽力查。”
朝阳垂首恭立,没有昂首。
“你们都出去,朝阳留下。”
“你也是他的母后!”
谢皇后内心唾骂,脸上却摆出一副温婉风雅的笑容。
“皇后动静通达。”崇昭帝状似偶然地瞥来冷眼。
回到端王府,他便一头扎进了书房里,招来标兵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