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王凌在明末 > 第359章 苏武牧羊

第359章 苏武牧羊[第4页/共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永昌十一年即1666年,建立色楞格斯克(今乌兰乌德),慢慢节制贝加尔湖周边,同时节制了布里亚特人。

金属:外贝加尔地区的金矿年产量占俄罗斯的25%,铜、锌、钨等计谋矿产储量均居环球前十。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并慢慢收伏漠南、漠北蒙古。

永昌帝号令李定国两个军及阿尔可的第六军光复鄂木斯克。

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日逐王归降,汉庭设西域都护府,其权势范围已抵近贝加尔湖西岸。《后汉书·鲜卑传》记录,东汉大将窦宪曾登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勒石记过,其前锋军队直抵"北海之滨",湖畔族群皆"顿首归命"。此时的贝加尔湖,是中原王朝威慑漠北的计谋要地,湖畔的"骨利干国"曾向唐太宗进贡良马,唐太宗以其地置玄阙州,附属安北都护府,湖畔石碑至今留有"天可汗"的威名下。

永昌十五年八月,颠末一年的交战,北海地区及其西部,北部地区哥萨克毛子根基清除。

或许,我们该重读《汉书》中那段记录:"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筹划,节旄尽落。"旌节虽折,精力永存。贝加尔湖的故事,不该只是一段汗青掌故,更应成为中原后代保护国土的警示:在资本与文明的博弈中,向来没有"荒寒无用"之地,只要目光短浅之人。

17世纪中叶,沙俄哥萨克超出乌拉尔山,侵入西伯利亚,并在贝加尔湖地区建立据点。

此时的清廷正专注于关内统治,对极北边陲采纳"皋牢为主"的战略。1689年《尼布楚条约》签订时,康熙天子为调换北方安宁,将贝加尔湖以东原属蒙古茂明安部的国土划归沙俄,史称"弃地乞降"。但这仅仅是开端:1727年《恰克图条约》完整规定中俄中段鸿沟,贝加尔湖全境及南岸的蒙古游牧地被正式割让,雍正天子的谕旨中竟称该湖"荒寒无用,徒费兵饷"。

能源:伊尔库茨克州的石油储量达20亿吨,天然气储量15万亿立方米,相称于中国现有探明储量的3倍。

明天的贝加尔湖,碧波下涌动的不但是湖水,更是资本主权的暗潮。俄罗斯在湖畔修建的"贝加尔-阿穆尔铁路",将矿产运送至欧洲;中国企业参与的"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每年从湖畔运送380亿立方米天然气至华北——这是早退的"曲线救国",却也是无法的实际挑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