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六章 出使[第4页/共4页]
但是恰好,媾和,是大明君臣心照不宣却大家都情愿信赖的事。
刘贼都感觉你没用,那你必定是真没用啊!
跟漕运占了边儿,就有罗教、白莲教的事,一闹饥荒就有人起兵,起兵就得平叛。
兵部尚书张凤翼看得明白,这跟陈洪范那封信一样,只是诽谤之举罢了。
而东江镇,说句刺耳话,沈世魁不敢回山东,陈洪范不敢上皮岛。
可儿家活着的时候,又不会对人好上分毫。
不止一封。
关头黄台吉那封信里,还提到了一个对大明而言很关头的东西,就是他向刘承宗表示,歹青想与大明媾和,只是受刘承宗勾引才筹算攻明。
说大明现在是外臣则奸伪欺饰,内臣则相互排挤,将军莫非能窜改挽救这类环境吗?你好好想想!
这事它实在谈不上高超。
毕竟京畿这条路没有补给线,非论如何看都是兵行险着。
因为站在黄台吉的态度上,固然在辽东的兵力战力上占得些许上风,但那并非他的八旗真强大到天下无敌。
“如此一来,调粮的事情要放一放了,不。”
厥后在崇祯即位之初,因军饷不济,蓟镇兵额大幅裁撤,激发兵变,到现在蓟镇只要三万余守军,还没万用期间的蓟镇战马额数多,那会马都有四万多。
因为潼关、武关在手,从关中出兵湖广、河南,远比绕道蓟镇攻打京畿收益大很多。
只不过满朝文武都在欢迎钱士升的出使时,京师西北升起遮天蔽日的烟尘,时不时有驴骡小车载妇女老弱近城,各个面无人色。
他口中的三协,就是蓟镇延边的三协十二路驻军。
曹化淳是真不乐定见刘承宗,倒也不是因为刘承宗待他不好,实在不算坏。
可实际上,登莱和东江,早就都打烂了。
这些很偶合的事情不必然会产生,但没有任何人敢包管就不会产生。
当年在陕西,十万两银就算全换了粮,也不过只能换到万余石粮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