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顽贼 > 第七百一十六章 出使

第七百一十六章 出使[第3页/共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崇祯刚顺着张凤翼的话说罢,立即就改了口:“不,还是先让钱部堂持诏出使,内臣这边,就让止虚子同去。”

户部官员不懂刘承宗部下的杀才,莫非他们还能不懂朝廷的贵戚与胥吏是个甚么操行吗?

可实际上,登莱和东江,早就都打烂了。

于公,这对户部实在是功德,毕竟山西买粮赈灾,即便是十万两,省府也很难挤出来。

比起曹化淳的如遭雷击,钱士升倒没啥惊骇担忧的,那朝廷重臣即将出使叛军的架子立马就拿起来了。

耗用银两切确到毫厘,救济的哀鸿切确到人,一共施助二十四万三百四十五人。

户部没有任何官员能包管,他们从通州取出十万石粮,跟边墙劈面的刘承宗脑筋里的十万石粮,是一个东西。

万一刘承宗真使个坏心眼呢?

“如此一来,调粮的事情要放一放了,不。”

稍有懒惰,八旗便万劫不复。

更何况,即便不从潼关出兵,就要跨过黄河打山西,那从宣府边外直接南下,也比攻打京畿强很多。

此次也不例外,有些朝臣是真信了黄台吉筹算媾和,更多人则怀着本身的谨慎思,在站位上支撑媾和。

兵部尚书张凤翼看得明白,这跟陈洪范那封信一样,只是诽谤之举罢了。

只是朝廷给的预算就是一人救几口饭,他就算做到极致,也只是确保让该吃到的哀鸿把那几口饭吃进肚里罢了。

曹化淳正在背面端着拂尘揣手侍立,听了这话跟被雷劈了一样,呆立当场。

信的内容实在禁不起考虑,写了很多似是而非,一看就是用心增加实在性的东西,比如几小我名,说是陈洪范调派的交际职员,又提及三顺王的官爵。

昌平城,被金军攻破。

这类时候,朝廷却在北方跟元帅府搞起来计谋合作,谁也接管不了。

不止一封。

旋即,急报递入宫禁。

跟漕运占了边儿,就有罗教、白莲教的事,一闹饥荒就有人起兵,起兵就得平叛。

所谓天军十万、兵舰四百,黄台吉感觉能有三五万就顶天儿了。

发了牛种、赈了饥民、修了驿站、补了军需、买了骡子、支了军饷、修了城砦,中间被各县截留、虚报一千三百余两,厥后也应追能追尽量追回。

前一封信誉心被明军截获,送到崇祯劈面,也不敢对陈洪范有甚么行动。

他出了名的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说甚么,他只在乎刘承宗从蓟镇边外南下的能够性。

而陈洪范其实在这个时候,才在旅顺口收到另一封充满威胁的劝降信。

毕竟这年代笼统的事太多了,舍近求远也不会让人感到太不测。

刘贼都感觉你没用,那你必定是真没用啊!

可惜,他干的就是服侍皇上的差事,皇上让干啥就得干啥。

而东江镇,说句刺耳话,沈世魁不敢回山东,陈洪范不敢上皮岛。

不是陕西那穷乡僻壤,吴甡一个御史畴昔,一口皇命只要充足倔强,就能把事情办到分毫不差。

因为潼关、武关在手,从关中出兵湖广、河南,远比绕道蓟镇攻打京畿收益大很多。

侧重点不在援助元帅军挡东虏,而在于即便要给叛军兵粮,爱民如子的皇上也愿从叛军处换来赈灾粮,以施助山西百姓。

实在就是反间计,正话反话全说了。

这信是一个月前写的了,夹在木头里竖在旅顺口的岸边,被海防兵发明,一看内容从速渡海上报山东。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