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新机型(完)[第2页/共4页]
“川崎公司为日本陆军设想了一款战役机,代号5式战役机(Ki-100),定位也是液冷发动机并承担高空反对任务,进度比我们慢很多,谭克博士但愿能加强力量投入Ta-152技术研发,川崎公司已承诺下月上旬调派技术团队来德国。”
“那就好,但愿三国合作能结出硕果来,前面几款飞机已证了然合作的庞大潜力。”
“近身搏斗的才气会比较差。”
霍夫曼顿时找到了题目:“刚才道尼尔先生和我说中单翼配置不但倒霉于出产,并且降落对飞翔员向下视野也有很大侵害,是以他在Do-412项目中改成了下单翼。”
用传统目光看来,乌鸦形状确切不太都雅,低矮短小的机身,位于座舱下方的进气口延长到后部与发动机连接,看上去像一个粗短的箭头,驾驶舱即是全部骑在发动机头上。霍夫曼晓得内幕:初期喷气式发动机进气道太长会激发大量功率丧失,以是必须是这个外型。乌鸦采取的机翼非常薄,呈40度后掠角,中单翼配置,因为德国现在不缺金属,是以均用铝合金制成――汗青上Ta-183的机翼翼肋由多层胶合的木板做成,蒙皮用的也是层压木板,对机能均有影响。
“矫捷性会影响到甚么程度?”
固然梅塞施密特公司也在进一步给Bf-219挖潜,但机体大小、发动机直径毕竟摆在那边,挖潜余地已不大,现在只能考虑加装MW-50体系,操纵告急功率晋升作战应变才气,估计如许改革后速率还能再晋升20-25千米/小时,各公司都看到了这款飞机的广漠市场,之以是争夺烈风项目,不过是他们感觉烈风更超卓、更轻易胜利罢了。
“另有一个……是您亲身设想的项目。”
川西公司是水上飞机出产商,贫乏起落架和陆基飞机设想经历,是以紫电存在一些很初级的题目:包含相沿的“强风”型号梯形上反中单翼布局在陆基飞机上利用时会形成起降过程中的视界死角;主起落架支柱太长,收放机构过于庞大,轮距过宽和方向舵偏小,给降落带来很多隐患。但这些题目对道尼尔公司而言不存在任何应战,德国方面敏捷拿出了改进计划,用于改良前下方视界和起落架设想。
道尼尔先生发了狠,他定下的目标是在6000米以下空域内,Do-412的缠斗才气、矫捷性必须最好,航程、火力与装甲等综合机能最强,能与Ta-152或者Me-262凹凸搭配利用,要压过烈风或别的近似项目,完美代替目前的Bf-219。
他笑着点头:“完整同意。”
紫电项目结束后,霍夫曼意犹未尽地问施佩尔:“另有么?”
“非常感激,能与您合个影么。”
施佩尔点点头表示承认,如许量产后根基不会超越Bf-219的代价程度。
因而WAK结合设想局紧接着建立――取沃尔夫、马基、川崎三个公司的首字母,然后剩下的包含梅塞施密特,意大利雷贾尼(设想了Re-2001\Re-2005)和日本三菱公司在内厥后构成了MRM结合设想局,但他们直到4月份才启动。(未完待续。)
“出于出产性考虑,新飞机包含起落架、电台等在内的多数配件能和现有支流战役机通用,零件总数估计不超越45000个,可出产性极好,本钱约莫只比Bf-109上升15-20%。”道尼尔先生对出产性特别看中,出产越简朴,本钱越低也就越具有大范围推行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