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历史与文化背景[第2页/共2页]
1. 埃及神话中的“耐司”(Neith)
黄金拂晓协会成员阿瑟·爱德华·伟特为对应狮子座(火元素)与天秤座(氛围元素),将力量与公理的位置互换,使其成为第8号牌。帕梅拉·科尔曼·史女人绘制的牌面中,女性身着白袍、头戴∞标记,以和顺而非暴力的姿势安抚狮子,夸大“内涵力量”而非外在征服。
荣格学派将力量牌解读为“自我”(Ego)对“暗影”(Shadow)的整合。女性代表认识层面的理性,狮子意味潜认识中的原始打动,二者的调和互动是个别化过程的关头。
力量牌的核情意象——女性顺服狮子——可追溯至当代文明的多元神话体系:
力量牌的女性形象应战了父权制对“力量”的定义。在基督教传统中,女性常被视为软弱的意味,而塔罗牌通过“女性顺服狮子”表示异教密教的影响——如印度教的“沙克蒂”(Shakti,崇高女机能量)或北欧神话中索尔之妻“力量女神”梭勒(Thrud)。
2. 希腊罗马的豪杰叙事
- 维斯康提塔罗的变体:15世纪意大利的维斯康提-斯福尔扎塔罗将力量牌绘为赫拉克勒斯持棒战狮,凸显男性豪杰主义。
3. 当代心机学映照
1. 文艺答复的人文主义烙印
阿莱斯特·克劳利与佛莱达·哈里丝设想的透特塔罗(1944年)将力量牌重新编号为XI,连络占星术、卡巴拉与炼金术:
3. 基督教的美德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