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许婚[第3页/共6页]
“那公子做来尝尝。”我说,“公子便含笑看我,说话慢些。”
皇后此来,坐得并不久。又闲谈了一番以后,她望望天气,与董贵嫔和长公主告别。
“公子放心好了,我去淮阴侯府,只奉养表公子,旁事自不睬会。”我说。
董贵嫔暴露感激之色,将皇后迎入殿中。
我深吸口气,把那些邪念都赶出心底,迈步跟了上去。
董贵嫔点头。
董贵嫔神采驯良,未几说下去,又与长公主聊了些各宫的近闻。没多久,宫人过来,说园中有风,董贵嫔身材方才病愈,不能久留此处,须得回殿内去。
“我这两日一向想去看望太后。”董贵嫔道,“可惜身上亦有些不好,只恐过了病气。”
长公主点头;“此事我知,你不必担忧。”说罢,她暴露笑容,“霓生,本日带你来公然不错,若非如此,我无人可问。”
“这般时候,不是问安不是用膳,甚么风将你吹了来?”长公主表情甚好,酬酢一番以后,在上首坐下,问道。
莫名的,我想起了公子曾说过的话。
“这有何难。”公子不屑地说罢,看着我,张口,“霓生……”
皇后点头:“太结果是心善之人。妾亦是闻得此事,本日恰好余暇,便来看看贵嫔。”
皇后拿起边上的茶杯,悄悄吹一口气:“若妾未曾记错,元初快十九了,可对?”
“不想贵嫔园中,竟有如此美景。”长公主讶道,“若不晓得,还觉得这些花都是园艺大师所栽。”
长公主道:“我晓得了,此事我自有决计。”说罢,又问,“本日董贵嫔之意已是明白,只不知秦王那边又会如何?”
我说:“秦王不会回应。本日之议,不过给他指了一条路,不过以秦王之智,一旦时势水到渠成,他自会来走。”
此事固然因得我半途去淮南被打断,但长公主毕竟承诺过他,亦不好拂了面子。
“霓生?”长公主意我不言语,暴露疑色。
长公主上前与她见礼, 又奉上礼品。
回到桓府中的时候,已经是午后。
“便是医治圣上之事。”我说,“秦王来雒阳的前提,乃是坚信陛下不治。若其闻得风声,必会按兵不动,公主则要功亏一篑。”
长公主的声音亦是委宛:“如此,不知是哪家闺秀?”
长公主不觉得然:“他有甚好不喜。这是皇后配给元初的,又不是我求来的。且沈氏出了一个太后一个贵妃和一个皇子,莫非还不满足?甚么好处都想占,天下岂有这般功德。”
董贵嫔一一答了,皇后叹道:“现在即将入冬,贵嫔宫中如出缺憾之物,定要奉告少府。贵嫔自是平和寡欲之人,可身材还须保重。”
“虽还不成议亲,但先行定下,当何尝不成。”
“妾这些日子,一向在想着此事,本日刚好遇得长公主,便干脆与公主说道说道。”她将茶杯放下,“不瞒公主,妾成心给元初提亲,不知公主张下。”
她说的甚么事,我天然明白,施礼应下。
长公主道:“子启脾气一贯如此。不过他说的亦是实在,辽东那偏鄙之地,那里有甚么世家闺秀,只怕子启如果娶一个返来,贵嫔也不对劲。子启独守北方,平常之事定然繁多,他得空操心亦在道理。不瞒贵嫔,此事太后亦经常牵挂。上回子启返来时,她还特地与我等说过,要妾等留意,如有贤能和顺又堪为王后的世家女子,定要奉告贵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