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奇毒[第4页/共6页]
我莞尔:“豫章王虽不在,可奴婢听闻宁寿县主还在雒阳打理王府之事。”
我说:“梁王越是对皇后毕恭毕敬,其反心越盛,只是须得光阴。若太后仍安康,长公主大可袖手以待,但现在永寿宫这般变故,倒是等不起。现在之事,皇后和庞氏已是没法转头,唯有行事到底才有活路。故而他们不会容得皇太孙多少光阴,太后愈弱,则脱手之日愈近。”
长公主神采猜疑。
等的就是这句话。
我说:“若要阳气充分,须得二百金来化。”
长公主皱眉,道:“下毒之事不过皇后骗局,那蔡允元便是虎伥。”
这一步一步,都是我在淮南赎地以后就想好的,若无不测,年前便可结束。而在大事完成之前,我须得步步谨慎,稳妥为上。
长公主想了想,道:“有这等事,如此说来,倒是不成用。”
公子畴昔,与世人见了礼,再看了看太后, 目光亦沉重下来。
桓府这般大队人马, 一看就是来头不小,无人敢惹,路上天然也不会像我来时那样碰到山贼匪贼。
我说:“据奴婢所知,桓氏及沈氏仍有好几位未许人的闺秀,皆知书达理,才貌出众,恰是秦王妃的上佳之选。有太后和董贵嫔在,此事当是不难,想来秦王也必是乐意。”
“二百金?”长公主亦暴露些骇怪之色,好一会,点头:“如此,你早做筹办。”
我说:“梁王确有反心,只是害怕皇后阵容,只得卑曲巴结避人耳目,以待机会。”
我面露难色,嗫嚅道:“可奴婢分开了府中,在内里便无依无靠,如何糊口?”
长公主道:“自是皇后以圣上名义下诏,将平原王立为太子。”
我说:“自高祖分封以来,诸侯王日趋势大,乃是众所周知。虽朝廷多有减弱制衡之策,但见效甚微。如赵王和梁王,虽明面兵马各是两万,但私兵部曲奴客恐远多于此,且多年来,王国藏匿资财之事从不罕见,一旦纠结反叛,朝廷只怕难以弹压。”
“不是时候。”我叹口气,“此事连累者,皆内宫皇室,较荀尚等连累更大。阳气若不敷,只怕不但卜算无果,反而要累及公主。”
我说:“常言灯下黑,豫章王这般看似黯然失势的人,方为最好。”
“若要破解,也并非没法。”我说着,神采惴惴,“便是须得将奴婢撤除籍名,放归原身,以抛清与桓府的干系。如此,方可将罪孽转到奴婢身上,由奴婢往祖灵前祭告供奉,要求赎罪。”
“十万?”长公主皱眉,想了想,忽而面色一变,“你是说……秦王?”
我说:“圣上虽可治,但皇后把握禁军大权。她杀了太子、荀氏和谢氏,孤注一掷,本已十拿九稳。圣上一旦醒转,他们必是自知大难临头,难保不会做出弑君之事。”
“我说了不会虐待你,便说到做到。”长公主道,“云霓生,你莫非觉得我会诓你?”
“可一旦到了这一步,圣上又将置于何地?”
长公主目光微亮,忙问:“如何出去?”
“此事严峻,容我三思再议。”说罢,她却看着我,“你先前说此策有好有坏,坏处又是如何?”
“当时的丞相贾勉中风不成言语,服下蔡敏的药以后,第二日便暴亡。朝廷以暗害重臣之罪,将蔡敏拘系下狱,不日以后,蔡敏即非命狱中,此药亦再无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