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檀郎 > 32.浮屠祠(下)

32.浮屠祠(下)[第2页/共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彼时, 太子妃谢氏已经生下嫡子,且封为了皇太孙。荀氏到了东宫以后, 亦是争气,隔年也生下一子。太子大喜,曾兴冲冲地去天子面前涛封, 被骂了一脸无趣。

我说:“此计最紧急之处乃在于殿中诸将。太傅自恃把握了北军及禁军,对殿中内卫甚为轻视,诸将早有不满。一旦策反,则大事已成。”

我说:“豫章王与太傅同为辅政大臣,自是受太傅顾忌,到处监督。豫章王谨慎谨慎,亦是常理。然其虽哑忍,却定然不会坐视。自太傅辅政以来,对宗室刻薄,早已招致诸多不满。豫章王乃宗室之首,公主结合宗室,乃是上策。”

荀良娣是荀尚的族侄女,与太子亦算得表亲。

我下了榻,把窗户关上,换一身衣服。方才那梦境太实在,一向在循环。回到榻上,我没有躺下,却干脆点了灯,翻开褥子,在席子底下摸索。

那张脸,已经换成了荀尚的模样……

我说,“太子不喜谢妃和皇太孙,乃众所周知。公主如果谢氏,此时最担忧的,当是何事?”

大长公主闻言,目中微光闪现。她从蒲团上站起家,在祠堂中来回踱步,面上尽是镇静之色。

这是数日前,曹麟托人从淮南给我捎来的。上面密密麻麻,写着从祖父家抄没的物什以及去处。此中,有册本七千余册,曹麟在厥后说明,说天子令太学网罗佚散文籍,凡抄没之册本,皆送往雒阳太学。但祖父的书在运走之前,有人从雒阳秣陵侯府而来,将此中的八百六十二册带走。

窗外不知甚么时候下起了雨,窗户被风吹得扭捏不已。

胸口像被甚么压住,我惊醒过来,浑身是汗。

祖父平生博学,除了占卜作谶和医术,对方士的炼丹之术亦很有研讨。他配出了一种药粉,遇金箔时,会生出瑞光白烟,如神仙腾云普通。

她面上已然不见了先前的惴惴神采,容光抖擞,如逢丧事。

而秣陵侯,便是现在的东海郡公,太子太傅荀尚。

*****

我这般恐吓她,天然是另有筹算。

我把金饼放出来,盖上木板和青砖,将榻挪回原位。

八百六十二册,恰是知名书的数量。

大长公主:“而后呢?”

“此事,我自有计算。”大长公主道。

“豫章王?”大长公主不觉得然,“他一贯明哲保身,不见好处决不肯脱手。”

“何事?”

我说:“豫章王不须脱手,宗室诸王手中虽有兵马,然一旦进京,易生大乱。不到危急关头,可不必豫章王出面。只要太后发诏时,豫章王不禁止,便可成事。”

“可就算结合了谢氏,又如何反得?”大长公主道“荀尚乃太傅,手握禁卫,且现在已宿在了宫中。”

大长公主沉吟,没有言语。

我说:“谢氏忠心者,非太子,乃皇太孙。谢氏自不会去反太子,但对荀氏可一定。”

听她这般说,我有些惊奇。我一向觉得她对豫章王非常信赖。

此法既是江湖把戏,人若多了,不免会被窥出马脚。但对于大长公主一人,绰绰不足。如我所愿,白日里,大长公主对这般奇异坚信不疑,非常顺利。

“你这玄术,果然奇异。”她感慨道,“听此一席话,竟是茅塞顿开。”

大长公主听罢,道:“此言甚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