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檀郎 > 323 转圜(上)

323 转圜(上)[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我说:“他那边无妨,明光道愿与殿下媾和。”

“公子,”我说,“本日你来见我,是府上的意义?”

我说:“我想说,桓氏失势以后,会如何管理这天下?桓氏要与秦王斗法,仰仗手上的兵马自是妄图,故而须得借助诸侯之力;听闻桓氏在豫州安身,与中原一干豪族高门亦来往密切,想来人力财力也不必忧愁。这二者乃桓氏崛起的根底,若位列紫极,不管称帝与否,都不会获咎。诸侯仍个个养兵自肥,耀武扬威,豪族仍沉湎声色,在朝堂上勾心斗角,朝廷仍疲弱,就算出了点水旱蝗灾也故意有力,只得坐看。公子,我等辛苦一番,不过让天下又回到先前的模样,天下人的磨难可会是以而消减半分?他们将来提起你我,可会感激?”

“这尚不晓得。”我说,“但秦王的志向,乃在桓氏之上,他当政,比桓氏更好。”

他瞥一眼案上的盘盏,瞪起眼:“云霓生,你莫不是又趁我不备,对我使了你那下贱的药?”

天子母子二人所求不过保命,能与秦王买卖的唯有帝位,若在天下不决之时便早早地交了底,是为不智。我等当初辛辛苦苦将他们母子从东平王手中救出来,为的也并非是这般成果。

天子还朝,自是迟早的事,不过不是现在。

“他找你何事?”

桓瓖闻言,目光有些警戒。

门翻开,一个桓瓖的侍从出去,看看桓瓖,又看看我,嗫嚅道:“公子,外头来了一名□□的内侍,说是要寻……要寻云女史。”

说罢,他将一封信递给我。

我说:“大长公主是秦王的姊姊, 公子伯父是靖国公, 桓氏还是阿谁桓氏, 名声职位都在, 怎会无好处?”

这诘责的话,上回在在雒阳救援天子的时候, 桓瓖也曾对公子说过。不过当时情势, 容不得坐下来好好谈到夺天下以后的筹算, 当下桓瓖再提起,也算机遇。

秦霸道:“蒋亢那边如何了?”

“云霓生,”他说,“你当晓得,人间之事,皆有弃取,从无分身其美。”

我看着他:“殿下何意?”

我了然。秦王那般邃密的人,既然等着我做事,自不会连我的行迹也无人盯着。方才桓瓖看到冯旦时那强自平静的模样,想来他也实在被惊了一下。

这倒是天大的面子,桓瓖母亲的赏花宴向来着名,可不是大家能去的。

回到□□,堂上,秦王正坐在案前,见我出去,道:“你返来恰好,元初从扬州传信来,你可看看。”

说实话,桓瓖这番话,教我对他有些刮目相看。常言蛇打七寸,桓瓖明显拿捏到了我的心机。

桓瓖轻哼一声,道:“甚告发不告发,我也从不做这事,你有甚话,快说。”

秦王点头。

“多了。袁氏、荀氏、庞氏,另有那些反叛的诸侯。”

“拜见桓公子。”他笑眯眯地一礼。

我说:“既如此, 做也做了,何不就跟着元初走到底。”

“你不必装傻, ”桓瓖嘲笑,“当年沈太后在时,我等桓氏子侄出入宫禁皆可自如,秦王若当政,莫非还会许么?桓氏世代重臣,在朝堂上呼风唤雨,当下之世若不争锋,便要被人压到头上来,岂有让步之理?”

“你方才去见了桓瓖?”他说。

“元初从不与志分歧道分歧之报酬伍,公子是晓得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