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 处置(下)[第2页/共3页]
秦王让冯旦等人退下,将一份文书抽出来,放到我面前:“这是兖州的战报,你看看。”
他提到董贵嫔,我心头不由动了一下。
冯旦道:“那是天然,董贵嫔还抱着大王哭了一场。”
我说:“殿下想为鲁王对于明光道?”
我念了一段以后,发明他已经睡着了。灯光下,他的神容宁静,呼吸沉稳。
“还能是何事?”冯旦苦笑,“大王现在回到雒阳,权也有了,病也好了,董贵嫔另有甚好操心?自是就剩下了他那毕生大事。”
“大王说他会服膺贵嫔的教诲,接着便聊别的事去了。”
我发明固然与我一样爱看闲书,但口味还是颇不一样。我爱看的,都是鬼怪故事无头公案之类,一个一个,如节日观灯普通,小而不累。秦王却爱看这些洋洋洒洒的长篇,动辄旗号十万神魔大战,且那庙里大家供奉者的神仙们,在他的这些书里几近全无好货,明显已经登仙,可丢弃尘凡烦恼,却与我等沉湎七情六欲的凡人普通,算计这个算计阿谁。若那些为了登仙,每日几十年如一日修道炼丹的方士们看了,也不晓得会作何感触。
我无语。
吃饱以后,又在盛满温汤的浴桶里沐浴过,我只觉浑身放松下来,躺在榻上,闭眼便睡到了第二日。
他把门掩上,走到我面前,笑嘻嘻道:“霓生姊姊辛苦了,我已使报酬霓生姊姊备好了配房,不但有软榻热汤,另有糕点饧糖,姊姊去看看,若缺了甚么,教人奉告我一声。”
我只得将书接过来, 翻了翻。
我说:“董贵嫔可要秦王留在宫中不走?”
听得这个名字,我哂然。赵绾于我而言,乃是熟人。当年他做京兆尹的时候,我曾几度与他打过交道。一次是挟制他去景阳桥救公子,一次是冒充京兆府的官吏去荀府搬金子和知名书。这两次,都曾给赵绾惹下了不小的费事。
秦霸道:“孤尚未决定。”
“如此,便多谢你了。”我至心实意地说。
话未说完,我表示他低声。
“过一会就去。”冯旦道,“还须向留守的内侍交代些事。”
我点头。
不过我并不感觉这跟我有多大的干系。处置理上说,就算董贵嫔没有对我心生警悟,算算秦王的年纪,也有二十七了。这般年纪,就算是普通人家中的儿郎,也早已经娶妻生子,手脚快的,说不定还已经为后代攀好了婚事。秦王这般贵胄,莫说立室,连个妾侍也没有,实在让人费解。
我点头:“殿下要翦除二者,便不成重蹈高祖复辙,须得在当下动手。不然待这二者再度崛起,尾大不掉,必再度乱政。到时,只怕那三世而乱的谶言又要再来一遭。”
我向不远处的冯旦表示,把书放到一旁,而后,蹑手蹑脚地起成分开。
冯旦目光一动,忙点头。
“也未曾说甚么,只让大王离你远些。”冯旦道。
这般懂事,公然是可造之材。我边吃着边想。
听得他这么说,我心中不由打动。
“可孤现在又病了。”他闭着眼睛,不紧不慢,“事关严峻,这但是你说的。”
“那倒未曾。”冯旦道,“不过贵嫔提了另一件事,颇是慎重。”
“文天子时的京兆尹赵绾,当下安在?”秦王忽而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