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 旧居(上)[第1页/共3页]
“女君,”伍祥道,“雒阳距此地千里之遥,乡中动静闭塞,就算是天子驾崩,这里几个月才晓得也是常有的事。”
“蔡家二嫂这话不对,”陶氏道,“等见着了乱事,我等还走得?女君和桓公子都是在内里见过大世面的,为我等计算才特地返来。”
我说:“我会去备些车马,能带走的便带走,带不走的,诸位抓紧措置才是。”
伍祥见我神采严厉,没有怠慢,承诺了,便马上拜别。小半日以后,各家都来了人,将堂上挤得熙熙攘攘。
公子并不筹算坦白这些,我天然也不必遮讳饰掩,因而羞答答地奉告陶氏,公子是我未婚的夫婿,将来我们安宁下来便结婚。
心中动了动,我抱着陶氏,道:“阿媪真好。”
“这位桓公子,要与女君明媒正娶?”
我翻开那些书箧,细细检察。只见每只箱子里的知名书都完无缺好,无发霉虫蛀,也无缺损。我看着,一颗心终究放下来。
我和公子等四人返来,自是就住在老宅里。陶氏得知以后,欣喜不已,即领着一干耕户妇人去清算屋舍。
待得内里通了气,我拿着灯台走下去。公子也跟着我,四下张望,颇是猎奇。
现在公子来到,本合当按来宾论处,但对于我而言,他不是来宾。且这数月以来,我们二人凡在一起,歇宿时就未曾分开过。
陶氏却全无这般烦恼,领着一干妇人,喜气洋洋地将我的内室和西院的客房都清算好。还特地给公子清算了一间大的,摆上最好的被褥。
当然,祖父最宝贝的就是书,以是这密室做出来,也甚为适合保存册本。莫看它不大,底下的构造却颇花心机。先在四周及底部设下排水的沟槽,而后用砖石封好隔水,面上,还用泥炭和石灰层层涂抹,防潮防虫,做到万无一失。
“是啊。”一个耕户道,“女君,我家另有二亩鱼塘,鸡鸭二三十,去蜀中,只怕带也带不走。”
畴前在家时,我和祖父住在东院里,就算祖父归天以后也没有变过。有来宾来访时,则住到西院。
世人说着话,将那密室重新封好,从柴房里出来。
公子在中间看着, 少顷,道:“霓生亦身不由己, 诸位莫怪才是。此番霓生返来,乃是有大事要与诸位商讨。”
三年前我和公子来的时候,并未在老宅里过夜,故而此番,实在算是我第一次带公子回家。
那妇人讪讪不语。
我看着她:“如果如此,阿媪认么?”
“女君,”一名耕户向我道,“我等要去蜀中,家中的产业如何是好?”
陶氏闻言,神采中的忧愁顿时变成骇怪。
这话出来,在坐一些上了年纪的人皆暴露了心不足悸之色。
“收到是收到了。”阿桐在一旁插嘴道,“你在那信中说统统无恙, 教我等切莫牵挂, 可你随后又一去三年, 我等岂有不牵挂之理?”
陶氏笑着摸摸我的头发,看着我,却颇是当真:“女君还未曾说,桓公子现在与女君是何干系?”
公子了然,饶有兴味:“你说过,云琦也对这书非常成心,他可学过认这字。”
“我看女君说得甚是。”只见伍祥,“中原生乱,淮南亦无宁日。三十年前那般四顾逃命的世道,尔等莫非都忘了?”
我笑笑:“也不能算私奔,不过是未经他父母应许结婚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