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 长谈(下)[第1页/共4页]
我问:“怎讲?”
“恰是。”公子道,“兵户贫苦流亡起因,乃苛捐冗赋剥削甚重。可惜现在就算消减弊政,亦没法马上挽回。”
我听得这话,讶然,“你是说……”
公子沉吟:“而后又当如何?”
我点头,道:“中原近年流民愈多,如荆州,其流民乃四周各州之患,三年以来不但悬而未决,反愈演愈烈。凉州与荆州附近,不若将荆州流民吸引过来,弥补兵户。而兵户之制,也不成再似畴前。公子可师法秦王,拔除兵籍,本来兵户名下所占地步稳定,新来的人,则将无主的地步和荒地分与他们开垦。”
我说:“大长公主和桓氏皋牢了东边诸州, 自是有动手的底气。”
“筹钱?”我讶然,“如何筹?”
“霓生。”他长叹一口白气,“我畴前总不解你为何喜好财帛,现在方晓得,财帛确是好物。”
我明白过来。
公子道:“昨夜缔盟以后我亦想过此事。凉州虽归附秦王,但首要之事,还是保护圣上和太后,凉州兵马须独立于秦王把持以外方可自行其是。而秦王一旦把持赋税,此计定然步步落空。桓氏则不然,权势在谯郡,就算拉起兵马,亦没法超出秦王攻来凉州,与之周旋仍不足地。故两害相权,还是向桓氏乞助为上。”
军政军政,二者向来相辅相成,一损并损。
“不过凉州现在已经有一支精兵,就算那慕容显再来,也必不会再蹈复辙。”
“石越的那些人马,是黄遨派来的?”我问他。
“凉州如何了?”我问, “黄遨说你大力整治了一番。”
“圣上藏在凉州,天下无主,诸侯必群起争位,各地成盘据之势,本来朝廷体统便崩溃不存。柏隆在海盐已经暗自练起了县兵,便是为应对这般局势。海盐虽地处偏僻一隅,但有险要可守,只消阻断要道,便可成盘据之势。”
说罢,他暴露些苦笑。
我晓得公子的企图。他想从兵户动手,重振凉州防务。这倒并非是因为他官职是关中都督诸军事,而是当今局势已是严峻,凉州若不能敏捷组建出一支强兵来,只怕会再蹈前番鲜卑兵临城下之耻。但诸多弊端,乃多年积累下来,凉州非世外之地,诸多制肘,比初见之时更加严峻。
桓府大富自是不在话下,公子跟他们开口要钱养兵,大长公主和桓肃不但不会回绝,该当还会大力支撑。此中启事,除了公子是他们的宝贝儿子以外,天然另有凉州。公子现在是关中都督,手中天子和太后,还与秦王和羌部缔盟,这么大的好处,那佳耦二人天然是不会放过。公子开口乞贷,他们便可顺理成章地提出各种要求,把手伸过来。此中,大抵还会牵涉到我。
公子道:“凉州兵户虽疲弱,但本地夙来民风剽悍,特别胡汉混居之地,很有勇猛之士。你分开以后,我往各郡发书记示,在健儿中提拔三千人,募为新兵。现在这些人马都由黄先生练习,加上原有人马,已可一战。我去斩杀昌珖时所带的人马,便是出自这支强兵。”
此事的计议都是来到雒阳以后才制定的,他并不晓得。我因而一边吃着烙饼, 一边将此事的大抵头绪奉告了他。
“那是现在罢了,”我说,“待东平王垮台,便大不一样。”
公子道:“此法我亦曾想过,但恐怕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