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蚁穴(上)[第1页/共2页]
他是寿春人,与陆氏本有些干系。两家议亲的时候,他借着陆氏故旧和海盐县长的身份,公私合道,两边走动, 亲热热忱, 不但被虞善待为上宾,在陆融面前也攀上了熟人。
柏隆道:“此事亦如夫人所言,鄙人只须在缉私之事上许以便当, 海盐每年上交的官盐,空缺之数,虞善会补上。”说罢, 他感慨, “如夫人所言, 那虞善竟果然是个盐枭。”柏隆感慨, “虞善胃口甚大,早已买下了很多滩涂,略加改革便是盐田,只怕将来海盐的私盐买卖都要被他揽了去。若朝廷晓得,只怕十个脑袋也不敷砍。”
“也不尽然。”我说,“若县长不去找他,天然只要效仿侯钜,他可名正言顺地再将县长弄倒,换一个便是。”
公子道:“自是晓得。”
我淡笑:“此事,县长不必操心。”
柏隆看着我,目光庞大,少顷,道:“夫人怎会晓得这很多?果然是上天所示……”
“此事,不知大将军晓得了当如何。”柏隆无法道。
柏隆愣了愣:“这……”
我浅笑:“县长明智。”
此事,实在不必公子说,我在海盐也能晓得。因为柏隆两日奉告我,他接到朝廷的号令,催他提早将盐交上去。这让方才松一口气的柏隆又严峻起来。他固然与虞氏暗通犯警活动,但虞善那边还须得改革滩涂,要大量出产,最快也要下半年。而朝廷却已经这般等不得,可见已是十万孔殷。
柏隆暴露了然之色,忙笑道:“鄙人冒昧,莫怪莫怪。”
“哦?”我当时听他说这话,问道,“这般事理,朝廷可晓得?”
柏隆神采骇怪,道:“如此说来,不管鄙人愿不肯,此事虞善也定然势在必行?”
出于默契,我和柏隆都没有将私盐的事奉告公子。不过公子一贯不以为整治盐政就能解难。用他的话说,国库好似一棵将死的大树,虽看着枝繁叶茂,却到处是虫咬兽啃,就算补上一个大的,也远远不成见效。若不能从根上施以猛药,标本兼治,这树倒下的光阴会比补漏来得更快。
我料得是如此,问:“虞善与县长如何商定?”
与此同时, 柏隆也按我的计议行起事来。
半个月以后,我收到了公子从雒阳传来的信。
“他早算得鄙人会这般行事?”
“夫人妙算,虞善一口便答允下来。”柏隆非常镇静。
我说:“扬州陆氏、吴氏、徐氏等家世,早已抱成一团,同气连枝,占有一方。虞氏虽掉队,现在却也是掌中一指,休戚与共。扬州的官府,从各郡到州,早已为世家把持,遑论朝中大司农也是陆氏之人。县长放心好了,虞善岂是陋劣之辈,这等事,他敢做,必是早已沉思熟虑。县长若不放心,可派人暗中查访这买卖的财帛去处,丛中赢利之人,必不止虞氏一家。就算有人要告,那状子传不到州府便会被压下来。”
公子写了足足有好几张纸,拿在手中,令人表情愉悦。而让我讶异的是,这信并非一日写成,而是每日写一段,将要事记叙。我一段一段看着,仿佛畴前一样,在公子下朝回到桓府的时候,一边替他换衣一边听他絮干脆叨地八卦那些朝中之事,不由暴露笑意。
“因为不成施。”公子看着我,苦笑,“我等就是那啃树的虫兽。”
“那么何不马上去施那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