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万安馆(下)[第2页/共4页]
我想着,心中又有些沉下来,却不由苦笑。就算天子对公子仍抱着满满的珍惜之心,贰心中的夙愿,实际上却不过只完成了搬出桓府这一桩。
那是一只精美的小书厨, 香樟木制成,是我专门去找木工做的,只用来存放公子的手书。我将每一张都经心按尺寸配了锦筒, 常日放在这柜子里,想看了便拿出来抚玩。
而现在我独一担忧的,则是他升得太快。
他神采间有些仓猝,将我走到一旁,对我说:“夫人,我方才去江边见船户,他们说本年寒食,船上的吃食都要去聚贤居买。”
那日,公子问我将来如何寻我,而我敷衍了一番那些甚么若真可同路自会再碰到之类的大话。公子该当晓得我是在对付他,但他并未辩驳我,逼着我顺服他的意义。我晓得公子或许会真的寻我,但我仍然以为,我和他是分歧的人,我们有分歧的路。
我的目光在摆列得整齐的锦筒上盘桓着,半晌,落在此中一只天青色的上面。
我沉吟,问:“可知那新任司盐校尉是何名姓?”
“老三,”容氏在一旁嗔道,“你每次拉鱼返来,总要先送来万安馆,可甚是殷勤。”
许是因得昨晚想事情太多,第二日,我睡到日上三竿才醒来,慢吞吞地洗漱换衣以后,用了早膳,又在客舍里走了一圈,这才不紧不慢地打着哈欠,走到堂前去。
“三百钱?”世人咋舌。
“我前两日去了余姚,你们可知那边的妇人穿甚么?”住在四周的容氏是个裁缝,最喜好每日一早过来与阿香闲谈,只听她说,“那边的妇人,现在最绢衣外在穿一件花绡做的半袖。披在上面若隐若现的,甚是都雅。”
郭维笑嘻嘻道:“自当如此,万安馆与我家但是老主顾。容嫂府上如果每月与我买个几百上千斤,我也每日先送容嫂府上。”
四周的几个女子听得这话,不由地都凑过来。
如果有一日,我听到他终究娶了南阳公主,大抵味松一口气。因为我晓得,那是他在他那条路上最好的挑选,他将来会过得顺利,也会名留青史。
我将头发随便地绾起, 走回阁房,却感觉无甚睡意。翻了一会书以后, 我将目光瞥向中间的柜子, 走畴昔,将它翻开。
迩来最为妇人们操心的,乃是将要来到的寒食节。海盐一带,对寒食节特别正视,特别女眷。此地民风开放,每逢这天,家家户户皆穿上新衣出门踏青。寒食节时,气候比上巳更暖和恼人,可穿上轻巧的标致衣服。故而女眷们不管贫富,无一不热切盼望着这一日的到来,起码半个月的时候,已经在议论刺探四周人穿的甚么衣服,好让本身不至于等闲地被比下去。
这般情势,天子这般卖力地重用公子,便全然不奇特了。两年里,公子加官进爵之势,快得令人咋舌,如同一面招风的大旗。但与此同时,天子对分权之事,乃是慎之又慎。公子虽是天子的亲外甥,还为他打了两场败仗,但返来以后,公子固然加官进爵,却仍然没有将兵之权。本朝因战乱而起,统统短长,皆以兵为本。前番荀氏反叛以后,公子就已经明白了这个门路,故而在三年前,他发愤要走行伍之途匡扶社稷。
这话听得舒畅,我笑道:“如此,有劳老三。”说罢,起家去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