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搜神记卷四(2)[第1页/共5页]
庐陵欧明,从贾客①,道经彭泽湖,每以舟中统统,多少投湖中,云:“觉得礼。”积数年后,复过,忽见湖中有大道,上多风尘。稀有吏,乘车马来候明,云:“是青洪君使要。”斯须②达,见有府舍,门下吏卒。明甚怖。吏曰:“无可怖!青洪君感君前后有礼,故要君,必有重遗君者。君勿取,独求‘如愿’耳。”明既见青洪君,乃求“如愿”,使逐明去。如愿者,青洪君婢也。明将归,所愿辄得,数年,大富。
宫亭湖(即彭泽湖)边有座孤石庙,曾经有一个贩子到都城去,颠末这庙下的时候,瞥见两位女人对他说:“但愿您能给我们买两双丝鞋来,我们必然会重厚酬谢您。”这贩子到了都城,买了都雅的丝鞋,都装在一只箱子里,他本身买了一把写字时用来削改竹简的书刀也放在箱子里。回到庙后,他把箱子和香放在庙里就走了,却忘了取走书刀。他的船刚行到河中心,俄然有一条鲤鱼跳进他的船里。他把鱼肚子剖开,竟从内里获得了书刀。
麇竺遇天使
【注释】
【译文】
②箜篌(kōng hóu):一种拨弦乐器。
益州之西,云南之东,有神祠,剋山石为室,下有神,奉祠之,自称黄公。因言此神,张良所受黄石公之灵也。清净不宰杀。诸祷告者,持一百钱,一双笔,一丸墨,置石室中,前请乞,先闻石室中有声,斯须,问:“来人何欲?”既言,便具语休咎,不见其形。至今如此。
张璞字公直,不知何许人也。为吴郡太守,征还,道由庐山。后代观于祠室,婢使指像人以戏曰:“以此配汝。”其夜,璞妻梦庐君致聘曰:“鄙男不肖,感垂采择,用致微意。”妻觉怪之。婢言其情。因而妻惧,催璞速发。中流,舟不为行,阖①船震恐。乃皆投物于水,船犹不可。或谓:“投女。”则船为进。皆曰:“神意已可知也。以一女而灭一门,何如?”璞曰:“吾不忍见之。”乃上飞庐卧,使妻沉女于水。妻因以璞亡兄孤女代之。置席水中,女坐其上,船乃得去。璞见女之在也,怒曰:“吾何脸孔于当世也。”乃复投己女。及得渡,遥见二女鄙人。有吏立于岸侧,曰:“吾庐君主簿也。庐君谢君。知鬼神非匹,又敬君之义,故悉还二女。”后问女。言:“但见好屋吏卒,不觉在水中也。”
【注释】
②鸠(jiū):鸟。
【注释】
沛国戴文谋,隐居阳城山中。曾于客堂食际,忽闻有神呼曰:“我天帝使者,欲下凭君,可乎?”文闻甚惊。又曰:“君疑我也?”文乃跪曰:“居贫,恐不敷降下耳。”既而洒扫设位,朝夕进食,甚谨。后于室内窃言之。妇曰:“此恐是妖魅凭依耳。”文曰:“我亦疑之。”及祠飨①之时,神乃言曰:“吾相从方欲相利,不料有狐疑贰言。”文推却之际,忽堂上如数十人呼声,出视之,见一大鸟五色,白鸠②数十随之,东北入云而去,遂不见。
青洪君婢
南州人有遣吏献犀簪于孙权者,舟过宫亭庙而乞灵焉。神忽下教曰:“须汝犀簪。”吏惶惶不敢应。俄而犀簪已前线矣。神复下教曰:“俟汝至石头城,返汝簪。”吏不得已,遂行,自分失簪,且得极刑。比达石头,忽有大鲤鱼,长三尺,跃入舟。剖之,得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