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水浒凌云志 > 第四十六章 四大军门

第四十六章 四大军门[第2页/共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但是杨家在四雄师门当中固然名声最响,军功最高,但却也是式微最快的一支,现现在杨家就只剩下一个杨志。

王进离家参军之时,王伦还只是十几岁的少年,现在十多年畴昔,王伦已经是三十岁的成年人了,但在王进眼中,此时的王伦模糊还是小时候的模样,再者王伦的边幅与其父王阔达有着七分相像,王阔达乃是王进的长兄,王进又怎会认不出来?

汉中折家在大宋西军四雄师门当中,其参军汗青倒是最为长远,折家先祖在大唐初年之时便为军官,至今历经五百余年,数十代人,仍然耸峙不倒。

王伦心中想起大宋西军四雄师门故事,也对杨家的式微甚是感慨。

朱武笑道:“光凭本身照顾当然是不敷,但种家军出征兵戈向来是就粮于敌,以敌养战,种家军长年与西夏作战,而每逢出战之前,老种经略相公都会预先派出标兵探马,查探西夏境内那些村镇部落的地点,一旦探明,便会纵兵洗掠,以放逐资军粮。”

杨家本为北汉重臣,厥后北汉为大宋所灭,杨家便归降了大宋,杨家归宋以后,其家属也是历代参军,自五侯令公杨业起,起码将军杨文广,杨家可算是为大宋立下无数军功,杨家战死疆场马革裹尸之人更是不计其数。

并且传闻厥后杨志惧罪外逃,不敢回京,却也是以扳连了杨家,杨家被抄灭产业,削去爵位,杨志的父亲杨历一气之下郁病而亡,幼弟杨再兴也离家出走,不知流落何方。

厥后是前军,倒是两千弓马队,弯弓翠羽,神臂劲弩,再后是四千中军大队,锦袍束带,明光镜铠,又分作两队,前队两千骑俱持长槊,后队两千骑都手握长刀,两队中间拥着数百名将校。

“有何残暴。”史进却哼了一声道:“西夏人犯我大宋边疆之时,不也是烧杀劫掠,无恶不作吗,其残暴程度只怕十倍不止,老种经略相公不如许做,又怎能打出我大宋西军的赫赫威名,也从而才让西夏对我大宋昂首称臣,不敢觊觎我大宋江山。”

王伦耳听朱武等人的议论,心中却想这老种相公固然是治军有方,军功标榜,但行事手腕却过分狠辣,这类家军马背上的首级袋中,只怕不但是西夏兵士的人头,恐怕也有西夏无辜百姓的。

现时种家军固然败北了西夏,但如此劫夺西夏百姓,必定会使两国干系日渐恶化,将来北边战事一起,这西夏必然要趁火打劫,到当时遭殃的还是大宋的百姓啊!

“说了你可别惊骇。”朱武笑道:“那些革囊叫做首级袋,内里装的都是人头。”

姚家本乃是山西大同的望族,世代军门,家属累代为大宋供卫山西,姚家现任族长姚古,大宋西军的三大巨擘之一,官至山西节度使,其子姚平仲,也是有宋一代名将,父子二人共同镇守三晋大地,北拒大辽。

“哦,本来如此。”小舞点了点头,又问道:“另有刚才你说种家军每次出征都只带七日干粮和三天的用水,但这行军兵戈之时军情多变,谁又能晓得会打多长时候,如果时候长了,这几日的食水又那里能够?”

中军以内抢先一匹大黑马,顿时端坐着一名老将军,黑袍黑甲,未戴头盔,满头的银发,乌黑的髯毛飘散在胸前,恰是独撑大宋西北半边天,打得西夏闻风丧胆的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