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四大军门[第1页/共3页]
见小舞还未放手,那人又道:“快放开我,你个大女人拉着我干甚么!”
这杨志本也是想要励精图志,重振杨家雄风,固然兵法技艺皆是上上之选,但官运多难,好不轻易当上殿前制使,却又在逃运花石纲时翻了船,乃至丢官罢爵。
种家军大队人马一批批地在世人面前走过,除了马蹄踏地和盔甲铿锵之声外,竟然不闻一人说话之声,可见种家军的军纪是多么严明。
只见先头军队是一支千人马队,劲袍皮甲,快马轻裘,乃是前锋标兵。
史进昂首向雄师火线看去,却未见有任何粮草辎重以及后勤卫队,看来此次跟从老种相公巡边的竟然都是马队,史进看得奇特,就向中间的朱武问道:“这类家军在外巡边光阴必定不短,他们都不带粮草的吗?”
“那也就是抢了!”小舞摇了点头道:“大宋与西夏兵戈也就算了,但是劫掠那些西夏的老百姓来放逐粮,是不是有些过分残暴了。”
王进离家参军之时,王伦还只是十几岁的少年,现在十多年畴昔,王伦已经是三十岁的成年人了,但在王进眼中,此时的王伦模糊还是小时候的模样,再者王伦的边幅与其父王阔达有着七分相像,王阔达乃是王进的长兄,王进又怎会认不出来?
“人头?”小舞实在吓了一跳,问道:“要人头做甚么?”
姚家本乃是山西大同的望族,世代军门,家属累代为大宋供卫山西,姚家现任族长姚古,大宋西军的三大巨擘之一,官至山西节度使,其子姚平仲,也是有宋一代名将,父子二人共同镇守三晋大地,北拒大辽。
而这四雄师门当中要论申明最响,传奇最多的却当属天波杨家,后代为天下人所熟知的杨家将故事便也出自于此。
王伦耳听朱武等人的议论,心中却想这老种相公固然是治军有方,军功标榜,但行事手腕却过分狠辣,这类家军马背上的首级袋中,只怕不但是西夏兵士的人头,恐怕也有西夏无辜百姓的。
“大嫂说得没错。”朱武奖饰萍儿一句,又道:“老种经略相公治军有方,奖惩最是严明,种家军对杀敌建功将士的犒赏也是极其丰富,而为了更加鼓励将士奋勇杀敌,老种经略相公又特地遵守古法,只要斩获一颗敌军首级就赏十两白银,并且还能积功计数,累功升职。”
在评书演义乃至后代的影视剧中,便多有杨家将的故事传播,世人可谓是耳熟能详,而在实在的汗青当中,杨家的故事能够说比演义中更加来得出色。
朱武久在种家军,又怎会不知此中启事,当下便道:“这是种家军的端方,种家军每次出战,非论为时多久,都只带七日的干粮和三天的用水,你们细心看,每个马队的马背上都有一个皮褡裢,褡裢内里左边三袋水,右边七袋粮。”
厥后是前军,倒是两千弓马队,弯弓翠羽,神臂劲弩,再后是四千中军大队,锦袍束带,明光镜铠,又分作两队,前队两千骑俱持长槊,后队两千骑都手握长刀,两队中间拥着数百名将校。
汉中折家在大宋西军四雄师门当中,其参军汗青倒是最为长远,折家先祖在大唐初年之时便为军官,至今历经五百余年,数十代人,仍然耸峙不倒。
那人被小舞拽了个趔趄,一见倒是个小女人,一时不好发作,只得说道:“是老种经略相公巡边返来了,我们都要去城外驱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