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目标,地中海[第2页/共3页]
因为伊斯特里亚造船厂当时已经承担了三艘战列舰的制作工程,四艘“奥天时”级战列舰别离由的里雅斯特皇家造船厂、波拉水兵造船厂和阜姆多瑙造船厂承建,此中皇家造船厂承担了两艘新式战列舰的制作工程。
李海顿收回无法的感慨,他严厉地和德国天子和主管军需出产和供应的科贝尔博士一起切磋着这个严峻的题目,科贝尔博士激烈附和他的观点。德国天子也认识到了本身所犯的弊端,很快第二帝国总参谋手命令,抽调回在火线的10万正在退役而触及兵工出产的技术工人,分派回到海内的各工厂中持续退役。
因为李海顿提出将以帝海内各国名来定名新的战列舰,这激起了巴望自治权力的波希米亚王国和克罗地亚王国处所议会的极大支撑,固然这两个处所空有王国之名,但却袒护不了他们巴望自治的热忱。
在开战前,固然有李海顿的强力支撑,但是潜艇军队在水兵内部还是不受正视,不过因为与日尔曼尼亚造船厂的密符合作,在技术上,一向与德国人程度相称。开战以后,只要27艘潜艇的奥匈帝国水兵潜艇军队在短短的数月以内就获得了击沉仇敌一艘装甲巡洋舰、两艘巡洋舰和四艘摈除舰,同时击沉13万吨敌国商船的良好战绩。
与德国水兵内部日趋高涨的潜艇制胜论分歧,李海顿始终不以为它能对海战成果获得决定性的感化。潜艇毕竟只是一种粉碎性的兵器,不成能代替水面舰船来获得海上上风。而篡夺制海权才是海上战役的首要目标。
第二帝国水兵的造舰工程终究大抵又规复了起来,固然不如战前,但已经比之前快歇工的状况要好的多。
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的水兵都被无法地压抑在各自的军港内无所事事,唯有潜艇军队的表示还让人面前一亮。
李海顿只能在本身战前储备的计谋物质中挤出了15万吨各种稀缺的金属物质匀给了德国人,当然不能白送,而是要求德国人遵循目前的市场代价用黄金互换。他不敢收马克,万一这玩意大幅贬值咋办?不是万一,这些纸币而是必然会贬值的。
与仇敌硬拼是不成能的,当然,李海顿现在也不会干这类拿鸡蛋碰石头的蠢事。
别的,所谓的胡蝶效应已经闪现,逐步强大的奥匈水兵也刺激得英国和法国不得不追加了他们的主力舰制作打算。在“伊斯莱亚至公”号下水不久,英国方面就追加了四艘“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的造舰打算,而法国方面也敏捷完工制作了三艘设备381毫米主炮的“红衣主教”级战列舰,如此快速地完成了设想,必定获得了英国人的大力帮忙,乃至这三艘战列舰就是以英国人的战列舰为底本仿造的。
目前这四艘战列舰已经下水,开端了舾装工程,当然,要想它们正式退役,还需求用差未几一年之久。卡尔森的斯柯达兵工厂为“伊斯特里亚至公”级战列舰研制的380毫米主炮和炮塔早已经完成了测试,在匈牙利的火炮测试场,1号主炮竟然将重达860公斤的炮弹推出了46千米远。当然,装进炮塔里的兵舰主炮是不成能达到最大射角的,即便如此,sk-15型380毫米舰炮在最达仰角为27度时的射程仍然能达到41千米,完整超出于同一期间各国兵舰的主炮射程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