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朝议[第2页/共2页]
粮草布匹,金银瓷器,这些东西都在大唐君臣的预感当中,颉利的胃口当然不小,但几番商谈后倒也大抵定了下来,但就在这以后,阿史那思摩的一句话,却出乎完整大唐君臣所料。
阿史那思摩生于草原,见多了草原部落首级遣子入王庭效力的先例,故而他一时候也了解不了大唐君臣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动静。
渭水对峙的次日巳时,颉利使臣、突厥特勤阿史那思摩便奉颉利之命进京,与李世民参媾和谈事件。
阿史那思摩被押出去后,李世民看着满殿的重臣,问道:“朕不欲遣质子,众卿可有良策?”
萧瑀的话,天然是老成谋国,可此时的李世民又岂能听得出来。
李世民瞋目瞪着萧瑀,问道:“如此说来,你是要朕遣皇子乞降了?”
萧瑀的话一下子触怒了李世民敏感的神经,李世民指着萧瑀怒喝道:“此乃无君无父之言,朕之子乃大唐皇子,天潢贵胄,岂能入突厥为质,做那阶下之囚!”
在这类环境下,即使是大罗金仙,也难有分身之策。
“猖獗!”阿史那思摩的话音还未落,坐于上首的李世民已经指着阿史那思摩怒喝了出来。
“颉利可汗欲以皇室后辈为质?”李世民听了阿史那思摩的话,半是惊奇,半是不满地看着殿下的阿史那思摩,问道。
大殿中的氛围过分压抑,过了半晌,终究有人突破了这片沉寂。
颉利明显是有备而来,而阿史那思摩也一口咬死了这个前提,要想与突厥和谈,必遣世子,突厥是毫不肯让出半步的。
萧瑀道:“质子乞降,只是一时之策,待我大唐缓过劲来,大可再将皇子迎回。”
“可汗欲效仿中原战国之事,请陛下遣子入突厥为质,还望陛下应允。”
不过阿史那思摩对颉利倒也是忠心耿耿,面对大唐君臣如此压力,阿史那思摩还是硬着头皮道:“质子一条,乃可汗严令,请陛下三思。”
李世民少年参军,久经杀伐,身上自有一股子锐气,阿史那思摩被李世民这么一盯,顿觉后背一阵寒意。
阿史那思摩之言一出,全部显德殿顿时哗然。
萧瑀的态度已经完整冲破了李世民的底线,李世民当即拍案,怒道:“读书汉安知天家事,质子之事勿须再提,退朝!”
大唐和突厥之间一旦大动兵器,唐军只能倚城待援,等着各州郡的勤王之师,那如许一来,便即是将长安外全部敷裕的关**手送于了突厥,数百万关中百姓都将蒙受没顶之灾,那大唐君臣们也将成为千古罪人。
萧瑀起家道:“启禀陛下,臣觉得此战打不得,此战一打,不管胜负如何,全部关中都将沦为一片废墟,乃至会涉及洛阳和梁州,结果不堪假想。”
阿史那思摩虽非唐臣,但被如此顶撞,李世民的神采已经丢脸到了顶点,若非眼下局势危及,大唐开战不得,恐怕李世民当场就将阿史那思摩斩于剑下了。
“大不了与突厥拼了,陛下,臣请率军出城,与突厥决一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