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风流肯落他人后(一)[第2页/共3页]
阮明婵撑着下巴,“阿耶,这鱼还太小,吃不得。”
“这倒正合我意。”闻言,阮敬元却摸着胡子笑了笑,俄然一抬手臂,一条约莫两指长的鲤鱼破水而出,鳞片在太阳底下闪着光。
半个月前,本就受诏入京、赋闲在家的阿耶遭御史台弹劾盘问,完整晾在了家里。也不知是哪个缺心眼的保举了阮明琛去做江州敕使,这一上奏,背后连续串事情令人目不暇接——凉州都督阮敬元察人恰当,蒙蔽朝廷,有结党营私之嫌,由此不对,剥夺统统官职,回府待命,兵部司城职方郎中阮明琛连坐。
在家闲置了半个月的阮明琛,受不了每日和父亲夙起打一套“五禽戏”的老年糊口,借着“护花使者”的名义,陪mm出去,一起上跟出了笼子的鸟一样,比菜市场的砍价大妈还能说。
在虞家家仆被拳打脚踢赶走之前,阮明婵也被兄长赶回了屋子里。
那小沙弥听她悄悄“咦”了一声,笑道:“女施主莫要曲解,长公主并没有借鄙寺的名声贱卖大师遗物,这些钱没入郑国公府,也没入鄙寺的钱库,而是全都捐献给了关中灾地。长公主一片善心,真是令我等佩服。”
阮明婵头戴垂纱,一向垂到肩部以下,只能看到一个绰约的表面。她策马渐渐走着,闻言撇了撇嘴,认识到阮明琛看不见,道:“你又从哪本别史别传里看来的?”
那东西又掉在地上,是个刚被啃洁净的果核。
仿佛下一刻就要如决堤大水一泻千里。
阮明琛道:“崔相身后,其文内容由其夫人复述,让别人又抄了一份,很长一段时候,在文人骚人间争相传阅。不过,这等文章,就算钞缮的字游云惊龙,纸面再如何地整齐易阅,也没了那份撼天动地的风骨。厥后不知怎地到了永安寺,被我们陛下千方百计寻得了,重金采办,供在宫里,永安寺只留了一份拓本。那些慕名而来者去不了皇宫,看不了真迹,便仍去寺庙观赏拓本,另有那力透纸背的时令。又听闻,郑国公当年为此事出了大力,陛下赏了他一块尺牍,也算是无价之宝了,真真羡煞旁人。”
阮明婵在凉州时,仗着父亲是凉州都督的身份,无忧无虑,每天烦恼的也只是本日穿甚么衣服、戴甚么花,要和哪一家女郎一起出门。但是自回了长安,不利事一件接着一件出来,令她措手不及。先是表兄家不择手腕地求娶,而后她又惹上了裴劭,现在连带着父兄官都做不成,报酬刀俎,我为鱼肉,也不知到底触怒了两家中的哪一家,还是他们同谋起来对于她们。
这些个御史,危言危行的有,刚毅起来连天子都指着鼻子骂,赃官贪吏则被扒到了祖宗十八代,是朝廷里一股光亮磊落的清流,要说官报私仇者也有,碰到他们就跟凉水塞了牙缝,但空穴来风,一定无因,此番受无妄之灾,只能自认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