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都市娱乐 >枢纽:3000年的中国 > 第三节 普遍帝国及其瓦解

第三节 普遍帝国及其瓦解[第1页/共20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span class="bold">4、吐蕃的聚与散

<h3 class="j-chapter section" data-paragraphid="f6c7e6a921ab4c75acae866e9af6de19_5">第三节 遍及帝国及其崩溃</h3>

赤松德赞之子赤德松赞在位期间,累年对外征服获得大量财产,帝海内部的力量均衡持续朝向赞普一边偏移。赤德松赞遂对官制停止鼎新,在当局中原有的众相之上设置僧相一级,力求用与赞普缔盟的僧侣官员来实现集权,压抑苯教贵族所掌控的众相。下一任赞普赤祖德赞,规定每七户百姓扶养一名和尚,并将僧寺四周的地盘民庶划作寺产,不向当局征税,贵族众相所主导的当局进一步被赞普从财务上架空。高度崇佛的背后,隐含着赞普不竭集权的尽力;吐蕃的政治成熟度倘能持续向宿世长的话,从逻辑上说,佛教在将来会被赞普做建制化改革,僧侣官员则会在此过程中逐步转化为赞普的官僚体系。

战乱起后,大量人丁逃至江南。此次南迁与西晋末年的南迁有很大辨别。东汉末年开端天下大乱,到西晋末年已持续了近两百年,中原早已构成坞堡经济;从八王之乱到五胡乱华中间也还是有必然的时候过渡,这两个身分使得豪族偶然候构造起其部曲、附庸等一同南迁,以是豪族的社会布局并未遭到太大粉碎,乃至东晋的豪族门阀较之在江北时还要有影响力。而安史之乱之前,恰是中原的均田制、豪族经济已近崩溃之际,并且安史之乱非常俄然,南迁者来不及有构造地行动,只能零散地南奔;安史雄师是草原马队,淮河以南水网纵横倒霉于马队南下,以是避祸者迁至江南也就安然了,以后在江南所建立起来的根基属于布衣社会。

751年的怛罗斯之战能够视作一个标记性的事件,伊斯兰教这类比佛教、摩尼教等更有生机的遍及性抱负,其精力天下在西域向大唐翻开了其面纱。但此时恰是盛唐的最顶峰期间,人们沉醉于面前的残暴与豪华,远观着中亚怛罗斯之战的鲜血,感觉这些伤害还只是远方天涯的乌云,而未曾留意到东北亚已在模糊作响的渔阳鼙鼓,四年后它将带来帝国的天翻地覆。而西域传来的宗教,在这个过程中以更深切的体例嵌入了中国汗青的精力过程。

大唐文明对别传播最驰名的汗青,当属新罗、日本纷繁派出遣唐使,他们前来大唐学习典章轨制、文学礼法,唐风一时流布于全部东亚天下,泽被后代,遍及帝国践行着其化育天下的天下汗青任务。实际上中国文明从海上向朝鲜半岛和日本的传播有着更长的汗青渊源。从东亚教诲轨制的构成来看,中国文明的传播经历了几个阶段,起首是汉字的传播,其次是跟着汉字承载的字义解释,中国的伦理品德观渗入于东亚;在魏晋南北朝期间,南朝与北朝都竞相向外停止文明传播,儒学开端在东亚国度逐步泛开;隋唐期间,跟着黉舍轨制的建立,儒学在各国居于主导职位,建构以儒学为本的文明形状,并借助教诲轨制而代代相袭,根深蒂固。从文明形状考查,东亚文明圈完成于唐朝。<span class="mark" title="韩昇:《东亚天下构成史论》,第60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