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大陆普遍帝国及其绝唱[第3页/共32页]
但是,在内部要素尚未注入之前,基于中原、草原合题的大陆帝国,其精力征象学的活动还未结束,其能够性仍未穷尽。东亚的大陆帝国终究还将外化出本身的完成形状,这就是大清。
大清帝国还建立了多元互构、相互依靠的帝国管理布局,将各种中介性身分作为管理的依托。比如在台湾,依托熟番平埔族统御汉人和蛮人高山族,平埔族即汉人与高山族的中介性要素;<span class="mark" title="可拜见柯志明《番头家:清朝台湾族群政治与熟番地权》,台北:“中心研讨院”社会学研讨所,2001年。">在蒙部,以天子直辖的土默特等内属蒙古诸部统御其他诸部,内属蒙古即满洲与外藩蒙古的中介性要素;<span class="mark" title="内属蒙古与外藩蒙古是两个管理观点,而非地理观点,与地理意义上的内、外蒙古是两回事。内属蒙古,指清朝不设世袭札萨克,任命副都统、散秩大臣等官员为旗长停止管理的蒙古各旗;外藩蒙古,指以世袭札萨克为旗长的蒙古各旗。出于管理考虑,内属蒙古既漫衍在离京畿较近的察哈尔、热河等地,也漫衍在远在漠北的唐努乌梁海、漠西的伊犁、塔尔巴哈台等地。外藩蒙古又分为内札萨克蒙古和外札萨克蒙古,内札萨克蒙古又称内札萨克或内蒙古,厥后成为今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外札萨克蒙古又称外札萨克,狭义的外札萨克蒙古即外蒙古,包含喀尔喀四部;广义的外札萨克蒙古还包含西套蒙古、科布多所属各札萨克旗及青海、新疆的蒙古部落。拜见郭松义、李新达、杨珍《中国政治轨制通史·第十卷·清朝》,白钢主编,群众出版社,1996年,第264—277页。"> 通过黄教统御蒙古,却又严令蒙古的哲布尊丹巴活佛和章嘉活佛必须从藏地转世,而不得在蒙古地区转世,以这两大活佛体系作为藏与蒙的中介性要素。中介性要素因为其跨界性的身份,可为两边所承认,但也会为两边所架空,因而中心对中介性要素的支撑,会使得其对中心保持高度虔诚;而一旦任何一边对于中心的统治有抵挡,则中心能够结合起中介性要素与另一边,来压抑抵挡者,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二比一的干系,统治便更稳定。而大清天子本身研读儒家典范比中原人士水准还要高超,同时不忘骑射为本,也成为满汉乃至帝国的底子的中介性要素。
<span class="bold">1、元:“大一统”抑或“大居正”?
固始汗统治了雪域以后,即带同达赖、班禅向大清通好称藩,其和硕特汗国构成了大清管理雪域的初始框架。和硕特汗国对于雪域的军事与政治主导权,为藏族官员所忌恨,终引来准噶尔汗国将其灭掉。当时准噶尔汗国已经是草原霸主,又节制了雪域,一个蒙藏帝国仿佛就要闪现出来。大清敏捷出兵,经两次远征,断根了准噶尔在雪域的力量,设置了西宁办事大臣和驻藏大臣,置换掉了蒙古藩王对雪域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