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拜开光菩萨,燃一品檀香[第1页/共4页]
百甘嘉措不姓百,不是上师,称不上喇嘛,可他对称呼并不介怀,直来直去道,“鳌公,遏公晋太师,要做法度,画毯急用,明天就要。”
“那还是九爷。”
县城最热烈的时候,就是“赶集”的日子,“集”之一字,就是人气堆积,财路滚滚之地。
檀香精装另有纸,论板。沉香则满是由笔筒一样的金丝楠木盒包裹,不是大款真就舍不得点。
满人,正式的族名为“满洲”,信奉的是萨满,与日本神玄门一样,属于泛灵教。
不但在和尚喇嘛庙外过玄门节日,一样的玉皇会庆贺活动,也在宣武门外的上帝教堂外停止着。
之以是玄门的水陆道场,玉皇会能在和尚喇嘛庙前办上,就是基于静云和尚嘴里阿谁“朱紫”的忽悠。
玉皇会本是玄门节日,不还是在和尚喇嘛寺外停止了?
“一品檀香”但是喇嘛佛爷开过光的,那能是浅显的香?
民政赋税一环的“火耗”又分摊不到八旗的头上。
香是特制的,开过光不说,上面不是“菠萝菠萝蜜”就是“啊妈咪妈咪哄”,一根根金粉盘龙,巧夺天工,一燃满室皆香。
因为满蒙一体,满人受蒙前人影响颇深,蒙前人信奉的是藏传佛教,也就是红教与厥后的黄教,中土俗称喇嘛教。
褚老三听到自家的香如此受欢迎,不由笑咧了嘴,他平常跟“孙总管”也搭不上话,能借着净云和尚的由头凑上去请个安,那是最好。
就在鳌拜,遏必隆晋太师,吴应熊,耿聚忠分晋太子太傅,太子少师的这一年。
香才是耗材,一烧就没了,需求源源不断,送出去多少菩萨,需求就有多大。
佛像满是瓷的,白瓷套釉彩,出自“朱紫”的私窑,技术谈不上多高,就是用了煤炭替了柴炭,炉温高,瓷烧出来就通透。又加了骨粉,胎薄透亮,不似古瓷,隐有玉泽。
烧香烧的就是钱!
庙前有了人气,四周八方堆积而来的人流,自但是然就会转化为旅客,香客。
任是平西王如何上折子言及李定国余孽有死灰复燃之势,朝廷老是不信。
清朝军政没宋明那么多“折色”,“漂没”一类的玩意,奖惩了了。选锋许的“出息”都不昧,宋明那类文官夺军功的事极少产生。
“法毯”这玩意,不像天珠,转轮等法器,藏传佛教本来是没有的,正如中土寺庙起初也不卖佛像。
只不过顺治一崩,吴良辅就被恼羞成怒的太皇太后,在康熙元年就给砍了。顺治就是去悯忠寺旁观吴良辅削发典礼的那天,回宫当夜病倒的,确诊为天花。
“诶!”
这还是只供佛,只一间房的环境下,宅子大了连茅房都点,那一筒香三五天就没了。
被藏地来的佛爷,开了光的白瓷玉佛真身。
固然京津的很多作坊开端仿了,可毕竟“一品檀香”的牌子早打出去了,玉瓷开光佛爷又是独门赠品,只送不卖,家里有开光玉瓷佛爷的老财,哪肯烧掉价的盗窟香。
隆福寺的和尚很讲究,不卖猪肉,挣的也不是强迫卖香解卦的钱。
黑眼仁见不得白银子,有了钱,和尚寺外开个玄门的会都不是事,相国寺还开烧猪院呢,卖猪肉,包肉包子的就是和尚。
自从京津地区的宗教行业对檀香沉香需求大增,本年刚晋了少傅兼太子太傅的额驸吴应熊,晋了太子少师的额驸耿聚忠,已经是京师最大的木料批发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