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27)[第2页/共5页]
世尊。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周遭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眼观耳听略举六根之二也。或观此听闻。一根旋复。六用不成。故十周遭明独一宝觉。由此得名亦遍统统 一庆说难思。正在观音。旁兼余圣。文四。一诸佛交光
圣性无不通。顺逆皆便利。初心入三昧。迟速分歧伦 若贤人根性。或是已证圣性。若顺若逆。俱得入觉。更无浅深。初心入道。故须采拔取令速进。如上文云。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美满无上菩提。于此中间亦无好坏。但汝下劣。未能于中圆安闲慧。故我鼓吹。令汝但于一门深切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 虚空暗钝。体是不觉。不觉生觉如海一沤。起信云。即依觉故而有不觉。下文云。当知虚空生汝心内如同片云点太清里。况诸天下在虚空耶。法喻可见 二反妄归真
四者我得佛心。证于究竟。能以珍宝各种扶养十方如来。傍及法界六道众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命得长命。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由圆照力熏本舍心。既而果证。得以珍宝上施诸佛下及众生。亦令所求世出世法无不随愿。此上喜舍二段。互言皆得。复次总上诸文对三观者。由泯相澄神观故寂灭现前。由起幻消尘观故获二殊胜。由绝待灵心观故四不思议。亦是即空即假即中观也。详文可见 三总结释成二。一结答所问
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世尊。我一名号与彼浩繁名号无异。由我修习得真圆通 反比福等。谓由自证划一理故。遂令他得划一福也。由我下结以是也 三结成
是诸大众得未曾有。统统普获金刚三昧 耳闻圆观。顶触智光。观音三昧一时同获。此则二十四圣同会观音一门。皆得名为金刚三昧也 三雨华饰界
十一者销尘旋明。法界身心如同琉璃。朗彻无碍。能令统统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疑暗 消弭尘暗。旋复真明。天下身心洞然无碍。统统唯觉。谁为痴暗。故令阐提咸生实信 三随欲应求
二者由我闻思。脱出六尘。如声度垣不能为碍。故我妙能现一一形诵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恐惧施诸众生。是故十方微尘国土。皆名我为施恐惧者 由如幻力熏本等悲。故能一身现无量身。无量身现一身。十方微尘无刹不现。说一一咒。拔众忧?。恐惧众生得大安闲 三舍宝求哀
世尊。我复以此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统统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恐惧功德 由前观行。证真具德。从体起用。令众生得一十四种恐惧功德 二列释四。一闻声离苦
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便利门得易成绩 若以三科七大专门独善随根各入。此皆便利。若于此界。现在将来。设教通方。上中下机咸得悟入。永为众天生道便利者。于二十五何门为胜。由先所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三摩提最后便利。故今令选通途法门。使其成绩 一说偈料拣二。一奉旨伸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