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游戏竞技 >时空走私1859 > 钱庄与银行的不同以及山西票号历史(转载)

钱庄与银行的不同以及山西票号历史(转载)[第1页/共6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丰兴典银4000两年息7厘

5、汇票。凭票给付,汇水随行市。

7、汇兑河工经费。清朝河工经费数额很大,由山西票号卖力汇兑,使山西票号又大获其利。如同治十二年(1873)广东的河工经费一万两交山西票号协成乾、蔚长厚、志成信汇兑。光绪十三年(1887)两广三次汇解银219000两,交山西票号商志成信、协成乾汇兑,解赴天津支应局转解河南河工利用。

钱庄、票号运营的货币兑换、汇总、存放款、发行票据等都与近代西方银行停业靠近,但钱庄、票号与近代西方各国的银行有着深切的辨别。

3、汇兑京银。咸丰时,承平军和清军进入了决斗阶段。八年(1858)承平军摧毁了江北大营,十年(1860)再破江南大营,乘胜占据姑苏,两军在湖北、江西、安徽、浙江等地苦战,长江以北,又有捻军活泼于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山东、山西、河北等省。在这类环境下,各省、关已没法按旧例向北京解送京饷。如咸丰十一年(1861)各省应解京响700万两,实际只解送到100万两。清当局不得已,于同治元年(1862)十仲春准户部奏折,令各省督抚将京饷觅殷实票号设法汇兑。同治二年(1863),湖南将京饷银五万两交在省会由山西贩子创办的蔚泰厚、新泰厚票号汇兑。是年,四川的四万两工程银,因“陕省贼匪猖獗”,交山西贩子创办的元丰玖票号汇兑。是年六月,湖北省将江汉关收洋税项下筹动银三万两,“因直隶门路梗阻,仍由汉镇蔚泰厚票号兑付”。是年八月,又将地丁、盐课、土税、关税等款计十余万银两,“在汉镇蔚泰厚、元丰玖等票号内别离汇兑”。

裕泰典银1000两月息6厘

20世纪初,在天下展开的收回路矿斗争中,山西票号曾作出了较大的进献。如山西建立保晋矿务公司向英国福公司赎回山西矿权的过程中,山西票号曾垫支赎矿银150万两,并且是保晋公司的首要集股者。直通山西全省的同蒲铁路在修建过程中,得自山西票号的存款57万两,是全数告贷72万两的70%。

据统计,光绪三十二年(1906)七月产部存放各银行票号款项共693万两,此中户部存放银行424万两,占总额的61%,存放票号206万两,占总额的30%,存放本国银行57万两,占总额的8%,存放其他行号六万两,占总额的1%。

钱庄的性子是兑换,票号是汇兑;钱庄的停业范围只限于本地,不在外埠设分店,票号则分庄遍及天下各大商埠;票号的存款以官款为大宗,放款只借给钱庄、官吏及殷实商号,钱庄的存放款,则以普通商报酬工具;钱庄做贴现、兑换、买卖金银、互换票据等,票号均未兼及;票号交给官吏,发行纸币,钱在重视社会信誉,不发纸币。这是票号与钱庄相互分野、相互衔接的处所。票号集合精力运营各地的来往汇兑,把有关处所性子的停业,逐步让与钱庄。在一些处所,票号总号与票号分庄,拜托邻近殷实的钱庄为代理处。

十、汇兑庚子赔款。光绪二十七年(1901)李鸿章代表清当局与本国侵犯者签订了《辛丑条约》,此中规定付各国战役赔款45000万两,年息4厘,分39年还清,本息共98223万两。清当局为付出赔款,除从国度财务支出中拿出一部分外,余皆分摊各省,要求各省按年分月汇解,而山西票号则承担了庞大赔款的汇解任务。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