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天官书[第1页/共9页]
左角,李;右角,将。大角者,天王帝廷。其两旁各有三星,鼎足句之,曰摄提。摄提者,直斗杓所指,以建时节,故曰“摄提格”。亢为疏庙,主疾。其南北两大星,曰南门。氐为天根,主疫。
大贼星,出正南南边之野。星去地可六丈,大而赤,数动,有光。
参为白虎。三星直者,是为衡石。下有三星,兑,曰罚,为斩艾事。其外四星,摆布肩股也。小三星隅置,曰觜觿,为虎首,主葆旅事。其南有四星,曰天厕。厕下一星,曰天矢。矢黄则吉;青、白、黑,凶。其西有句曲九星,三处罗:一曰天旗,二曰天苑,三曰九游。其东有大星曰狼。狼角变色,多盗贼。下有四星曰弧,直狼。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极白叟。白叟见,治安;不见,兵起。常以秋分时候之于南郊。
夫自汉之为天数者,星则唐都,气则王朔,占岁则魏鲜。故甘、石历五星法,唯独荧惑有反逆行;逆行所守,及他星逆行,日月薄蚀,皆觉得占。
凡望云气,仰而望之,三四百里;平望,在桑榆上,千馀二千里;登高而望之,部属地者三千里。云气有兽居上者,胜。
故北夷之气如群畜穹闾,南夷之气类舟船幡旗。大水处,败军场,破国之虚,下有积钱,金宝之上,皆有气,不成不察。海旁蜄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云气各象其山川群众所堆积。
营室为清庙,曰离宫、阁道。汉中四星,曰天驷。旁一星,曰王良。王良策马,车骑满野。旁有八星,绝汉,曰天潢。天潢旁,江星。江星动,人渡水。
冬至短极,县土炭,炭动,鹿解角,兰根出,泉水跃,略以知日至,要决晷景。岁星地点,五穀逢昌。其对为冲,岁乃有殃。
星者,金之散气,其本曰火。星众,国吉;少则凶。
长庚,如一匹布著天。此星见,兵起。
杵、臼四星,在危南。匏瓜,有青黑星守之,鱼盐贵。
太史公推古天变,未有可考于今者。盖略以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间,日蚀三十六,彗星三见,宋襄公时星陨如雨。天子微,诸侯力政,五伯代兴,更加主命,自是以后,众暴寡,大并小。秦、楚、吴、越,蛮夷也,为彊伯。田氏篡齐,三家分晋,并为战国。争於攻取,兵革更起,城邑数屠,因以饥荒疾疫焦苦,臣主共忧患,其察禨祥候星气尤急。近世十二诸侯七国相王,言从衡者继踵,而皋、唐、甘、石因时务论其书传,故其占验凌杂米盐。
赢,为王不宁;其缩,有军不复。填星,其色黄,九芒,音曰黄锺宫。其失次上二三宿曰赢,有主命不成,不乃大水。失次下二三宿曰缩,有后戚,其岁不复,不乃天裂若地动。
单阏岁:岁阴在卯,星居子。以仲春与婺女、虚、危晨出,曰降入。大有光。其失次,有应见张。其岁大水。
国皇星,大而赤,状类南极。所出,其下起兵,兵彊;其冲倒霉。
七星为员官,辰星庙,蛮夷星也。
天狗,状如大奔星,有声,其下止地,类狗。所堕及,望之如火光炎炎冲天。其下圜如数顷田处,上兑者则有黄色,千里破军杀将。
太白白,比狼;赤,比心;黄,比参左肩;苍,比参右肩;黑,比奎大星。五星皆从太白而聚乎一舍,其下之国能够兵从天下。居实,有得也;居虚,无得也。行胜色,色胜位,有位胜无位,有色胜无色,行得尽胜之。出而留桑榆间,疾其下国。上而疾,未尽其日,过参天,疾其对国。上复下,下复上,有反将。其入月,将僇。金、木星合,光,其下战分歧,兵虽起而不斗;合相毁,野有破军。出西方,昏而出阴,阴兵彊;暮食出,小弱;半夜出,中弱;鸡鸣出,大弱:是谓阴陷於阳。其在东方,乘明而出阳,阳兵之彊,鸡鸣出,小弱;半夜出,中弱;昏出,大弱:是谓阳陷於阴。太白伏也,以出兵,兵有殃。其出卯南,南胜北方;出卯北,北胜南边;正在卯,东国利。出酉北,北胜南边;出酉南,南胜北方;正在酉,西国胜。